第一中文网

第96章 军器监前世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其七,各地都作院所制兵器的质量若达不到要求,所在官员不得验收;其八,对泄漏兵器制造式样者,以违制论处。

军器监在开封还设有制造兵器、旗帜、戎帐等军需品的作坊,分发和保管铁、锡、羽简、油漆等原材料的作坊和物料库,分发和保管皮革、筋、角等原材料的皮角场等机构。

澶渊之盟以后,统治者松懈武备,兵器生产弊病丛生。宋神宗即位后推行改革,为了扭转兵器质量低劣、生产效率低下的状况,于熙宁六年(1073年)废胄案,置军器监,总管全国的兵器事务。在宋神宗之前,宋朝的兵器制造等都是由三司使中的盐铁使典领胄案执掌。但因为三司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不能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甲胄的工作。另一方面,负责胄案的官员由于种种原因被频繁地调走,再加上大部分官员本身就不谙晓兵器制造之事,导致胄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兵器制造的监管仅做到“谨簿账”而已,严重地影响了兵器生产的品质和效率。

在真宗、仁宗和英宗时期,他们对军事上的管理比较宽松,让有心之人有机可乘,造成兵器品质的大幅度降低。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在这段时期,无论是京师的作坊还是地方州郡的作院,兵器的生产都出现了很多问题。针对兵器生产水平大幅度降低的状况,有不少大臣都曾上书向皇帝反映。张方平就是其中一员,他指出了作院制造的弓弩、箭矢、刀剑、甲胄等各类戎器“实皆烂恶,不足为用”,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那么结局就是士兵们在战场上如“袒战而卒犹手搏”。

宋仁宗时期的贾昌朝也曾提到:“今之兵器多脆状,造之不精,且不适用,虚费民力。”他觉得,地方府州的武器生产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最终得到的却是劣质的武器。

宋神宗即位后也无不忧虑地指出“河北兵械皆不可用”。怎样有效地监管兵器生产,实现“强兵”的目标,成为当时王安石变法中的重点问题,而重视并加强兵器生产质量则正是强兵的一个关键点。

为了消除兵器制造机构存在的弊端,宋神宗设置了军器监。军器监设立后,不仅没有辜负宋神宗的期望,让兵器的品质得到大幅度改善;更是彻底结束了宋代兵器生产官无专职的现象,带领宋代兵器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军器监在熙宁变法之后开始履行它的职责:“总内外军器之政。”作为宋代重要的兵器专职机构,军器监设立之初,管辖范围极为广阔。其职能可分为三类:制造职能、供应职能和监管职能。

军器监设立后,大力改进旧兵器,不断研制新兵器,其中改进后最为出名的就是“神臂弓”。据沈括所着的《梦溪笔谈·器用》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就像沈括在书中所说的那样,神臂弓其实就是弩的一种,只是外表看起来像弓,不过它的射程要比普通的弩箭更长,而且威力更大。当时在军器监任职的沈括,对这把神臂弓很感兴趣,于是对它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详细介绍了制造弩箭的各种材质,包括弩箭的结构和机械性能,并从中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经过沈括的一番苦心,军器监制造弩箭的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军器监进再造神臂弓。”

除了改良的神臂弓外,还有许多新型的弩箭被军器监研制出来,如筝柱弩、新式的床子大弓等。宋神宗不仅注重弓弩的制作和改进,还注重箭矢的品质。军器监成立后,不但在改进和研制弓弩方面效果显着,在研制新型箭矢方面,也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并取得了较大成效。

军器监作为宋神宗推行新法和实行军事改革的关键机构,除了兵器的改良和研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制定相关军器法式。军事法式就是指朝廷规定的制造技术和规范,军器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虎将吴焜 崇祯是我老丈人! 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 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 挽唐 毒医狂妃:邪帝请节制 大宋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