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个夫人,六个“如夫人”,加起来正好九人,“九姊”应该就是指她们。而《韩非子》却说“昔者桓公宫中二市”,如果六个如夫人不算,那就只有三个夫人,而一个蔡国的晃船娘子嫁过来没多久就退回去改嫁了,她也可以不被算为齐桓公的夫人,因此齐桓公的夫人也可以说是两个,所以“二市”(“二姊”)的说法也说得通。汤先生这种说法明显比老于头他们的说法合理多了,可信度较高。
既然市不是指市场,那么,女闾自然更非妓院。“闾”,《说文解字》说:“里门也。”老于头大概就是根据这个,认为女闾就是一个妇女集中居住的区域,从而进一步联想到住在那里面的妇女就是妓女!就算真的是女人们集中居住在一个区域里,那区域也不见得一定就是红灯区啊!哪个帝王的后宫不是性集中营一般女人集中居住的地方?怎么女人一集中在一起就必须卖淫,哪位圣人规定的?其实,《说文解字》还有后面的话:“《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侣,当作旅。旅,众也。”原来,女闾就是女众的意思!很显然,《战国策》和《韩非子》这两段话讲的都是齐桓公宫中的事,是批评齐桓公的私生活的,所以,这一大群女人其实就是齐桓公的女人,人数,《战国策》说是七百人,《韩非子》说是二百人。其中,管事的是九个(韩说二个)大姐大式的“姊”。这么一来,就都合情合理了!
再把《韩非子》那段话整体地看就更明白了:“昔者桓公宫中二市,妇闾二百,披发而御妇人。”——齐桓公的宫中有一大群女人,人数多达二百,她们都是桓公的性伴或性奴,其中有两个管事的姐,桓公总是披散着头发跟那些女人作爱。如果照老于头他们的曲解,那就成了齐桓公披散着头发在妓院里跟妓女大干了,或者进一步曲解为,嫖客在女闾里披散着头发干妓女,为什么妓院规定嫖客必须披散着头发干?没道理啊!
不过,“市”还另有一说,《商君书-垦令篇》中有:“令军市无有女子”“轻惰之民,不游军市,则民不淫”,显然的,这个军市是色情场所,而且不是只接待军人,“轻惰之民”也能去寻欢,至于为什么叫军市,大约是消费者以军人为主吧。如此说来,古时确有把色情场所称为市的。但即便如此,齐桓公在宫中搞了九个市,也不可能是对外营业的,所谓九市,无非就是把宫里的七百妇女安置在九个居住区域里,她们只是齐桓公一人的淫乐工具,如此而已。
可见,开妓院之说,完全是无稽之谈!
我们的古人认为,雌乌龟是不贞的动物,总是要红杏出墙,它找的隔壁老王不是乌龟,而是雄蛇。因为这个缘故,如果某男人的老婆在外偷人,他就会被人骂为乌龟。而开妓院的人,虽然妓女不是他老婆,却不知为什么也会被骂成龟公。明太祖朱元璋更是规定,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腰系红褡膊,脚穿带毛的猪皮鞋,走路不许走在道路的正中间,必须靠边走,以示轻贱。从此,凡是老婆找了隔壁老王的男子,就被称作“戴上了绿帽子”。管仲作为“妓院业之祖”,一顶绿帽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啦!一切都是齐桓公好色惹的祸,害得管仲去世二千年后还无端地被后人栽上一顶绿帽子!
齐桓公的好色,害的不仅仅是管仲,还害了他的儿子,还害了他自己!难怪我们伟大的古圣贤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齐桓公性奴多,生的儿子也多。但要命的是,他三个正牌大老婆都没生儿子,儿子都是他的小老婆所生,共有十三个,而且最受宠的六个如夫人个个都生有儿子,这就为继承权的争夺埋下了祸根。
齐桓公除了好女色,还好男色,他特别宠爱一个叫竖刁的娘炮。可是这小子虽然生得娘娘腔,却并非真的娘娘,如果让他进宫侍侯自己,后宫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