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四十、贾谊徒能说鬼神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之后,把军训只是掰碎揉烂,每天教一点,军姿、队列、四面转、齐步、正步、坐蹲跑、三姿匍匐……慢工出细活。后来孙元起要讲课,景行、景范也要上学,只有乘着早晨、傍晚的时候操练。其余时间,只能让他们自己训练。好在这些山东汉子实诚,能吃苦、不偷懒,加上各个小队之间的攀比,过了一个多月,居然有些军人的模样。

这次军训,对于孙元起只是一个小插曲,很快他便陷入其他的事务中,比如,薇拉和莉莉丝的父母来了,同行的还有mit和耶鲁的同事。

很多事情,在未发生前,可能大家会很慌乱。等事情真正发生时,反而心态平和。孙元起就是这样,此刻,他带着薇拉、莉莉丝,还有那群保安在前门火车站恭候那群美国人,心中波澜不惊。倒是薇拉和莉莉丝不知是惊惶,还是寒冷,竟都有些瑟瑟发抖。孙元起只好一手牵着一个,低声说些闲话来排解。

最先出站的是莉莉丝的父母,因为莉莉丝已经和母亲抱成一团。莉莉丝的父亲伯格曼先生是位律师,面容和蔼,走过来和孙元起握握手,问了好。

然后薇拉的爹妈。薇拉的父亲考斯特先生是中学校长,笑容有些严肃,僵硬地朝孙元起点点头便过去了。考斯特太太则拉着薇拉的手,问长问短,泪水很快流下来。

走在最后的大部分,才是mit和耶鲁的同事。相对前面两场相逢的尴尬,这次就热烈许多,大家一边拥抱,一边问候新年,偶尔开几句玩笑,充满了重逢的欢乐。

薇拉、莉莉丝和各自父母坐上马车,孙元起自然不愿意上前找不自在,便和mit、耶鲁的两三个同事上了一辆车。等马车跑出北京车,这几位才落下车帘,收回依依不舍的目光。

“这是一个古老、美好而又神奇的国度,不是嘛?”孙元起认识说话的这位中年人,他是来自mit的卡塞尔教授。

“是啊”“是啊”。其他两个人也对古老而雄伟的北京城赞美了一番。

“谢谢夸奖。”孙元起一脸微笑:“那希望你们在中国过得愉快!”

“会的,我们会的。”卡塞尔点点头,“冒昧问一句,你们学校离北京城有多远?”

“大概20千米,坐马车的话需要两个小时。”孙元起回答道。

“啊,这样啊。”卡塞尔教授笑着说,说完变戏法一般,从随身的包袱里取出一本杂志:“不如乘着这段时间,你给我们说说你的‘量子力学’吧!”

听闻卡塞尔教授此言,旁边坐着的两位也赶紧从行李中各自翻出一本,熟练地翻开第一页……

孙元起一愣神:“啊,那篇文章已经发表啦?”

说话间,从其中一人手中拿过书本,细看时,却是《science》1902年第一期。想来,先是西方新年、再是中国春节,途中耽搁,所以孙元起一直没有拿到样刊。反而是从美国来的学者,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首先拿到杂志。随意翻了几页,看来《science》杂志社对孙元起的来稿已经完全免疫,除了略微改正了几处拼写和语法上的错误,直接原文照登。厚厚两百页,像是一本书。这次再也没有没有相关评论员文章,只有一个编者按,大致意思是说,这是约翰逊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非常具有前瞻性,但编辑们也对其中很多内容无法读懂,希望读者能够自行辨别云云。

孙元起把杂志还给那人,随口问道:“你们读懂了么?”

三个人都非常坚定地摇了摇头。其中更有一人开腔道:“我们从美国东海岸走到西海岸,很多教授都在读这本杂志,可是没有一个人声称自己看懂的。从美国西海岸到中国东海岸,我们同行的几个人也聚在一起细细研读,结果愈发不明白……”

“嗯,你们应该不明白。”孙元起点点头,这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国船舰 三国开局斩关羽 汉末辽王 我家房间通三国,开局和小乔同居 师天下 大唐御史:女帝饶命 草根的逆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