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薇拉已经三年没有回家,此时也想回去看看。小念祖现在一岁半,除了能牙牙学语,已经能四处走动,不用太顾及。只是这一去就是半年,她怕刚平整出来的试验田就此荒废,所以颇有些犹豫。见此情形,老赵夫妇自告奋勇:要说舞文弄墨,俺们帮不多少忙;至于种地,俺们从小就侍弄庄稼,那可是行家里手!
薇拉想想,觉得也是,便把使用化肥的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记录的数据,都告诉景惠、景范姐弟俩,让他们记得提醒父母。出行之前,嘱咐了再三再四。
这次南行,孙元起还有一桩心事,那就是到老家看看。次遇到张贻惠,听到乡音,便觉得应该抽个时间回去看看。虽然物事全非,但总归是个念想啊!
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往南,车马劳顿自不用说。运河两侧的城镇,伴随着漕运而兴盛一时。咸丰五年55黄河改道,使得运河水浅、淤重,行船困难,漕粮运输日益依赖海道;而且随商品经济发展,漕运已非必需。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遂下令停止漕运。如今漕运完全停止,行客骤减,自然那些城镇日渐衰败。孙元起一路所见的,就是这副生民凋敝的景象,思古怀今,更是感慨良多。
如果说那些城镇还能用“衰败”来形容的话,那么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四大都市”的淮安,就足以用“垂死”二字来比拟了。
遥想嘉道以前,淮安城乃是控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的重要关隘,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每次南巡,都要在此驻跸,喧嚣繁华,冠绝一时。且不说衙署的大门深院、盐商的亭台楼榭、市集的青楼舞馆,单说在此流连的文人墨客、冗散官吏,便有万人!
先是道光年间改革盐政,使得富得流油的盐商从此没落,淮安开始由云端堕落凡间。现在漕运又停止,河工也随着朝廷无钱而名存实亡,淮安更是从凡间坠入九渊。
进的城来,只见道路崎岖不平,两边的房屋因为长久没有修缮,房瓦间长满野草,益显得破败不堪。商铺只有半数开门营业,老板伙计都无精打采。街边不少乞食的贫民。孙元起前问路,依然是纯正的乡音,只是话语中多了许多的长吁短叹,几乎每三句话就要带出一个“想当初”来。
一百年之差,城市格局完全不同,孙元起只能寻得自家原先的大致位置。“孙”在江淮间是大姓,人数众多,在那一片里就有几十家。此时,不说祖父,就是曾祖父恐怕还只是个未成年人。况且孙元起也不知道高祖父、曾祖父的名讳,自然寻不到祖居。
无奈之下,孙元起只好买来香烛,在道旁点燃叩拜,略表心意。薇拉也循着中国理解,拜了四拜。拜完,又把念祖按倒在地,胡乱磕了几个头。
俗话说,纸烧人心。祭拜之后,孙元起动身准备继续南行,只是启程时回头遥望故乡,不觉泪水自眼眶流出。
因为战争,从海驶出的轮船不在日本停靠,径自向东。听了孙家鼐老大人对于“联日抗俄”的借读,孙元起觉得自己次不告而别非常失礼,十分对不住马君武。本来还想趁着这次停靠横滨,去给马君武道歉的,现在看来也不能成行了。
不一日,孙元起抵达三藩市。轮船的颠簸更胜车马,加还有薇拉、小念祖这种妇幼,所以下了船,决定在此多休息几天再赶路。孙元起也想乘机拜访马丁教授,顺便看望在此学习的周宗武。
过了一天,孙元起从伯克利回来,刚进门,薇拉就拿出一份请帖递了过来,说是两位华人送过来的。
孙元起以为又是梁启超请自己吃饭聊天,随手打开,果然是邀请自己到唐人街赴宴,不过署名却不是梁启超,而是“致公堂司徒美堂”。
“致公堂”孙元起不陌生,不就是八大民主党派之一中国致公党的前身么?政治课本有提到过。次和梁启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