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六章 百年中国现代诗歌漫谈(6)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5.中国的诗歌还能起死回生吗?

你没有读错这个小标题。其实早就有人说:诗歌死了。其实,何止是诗歌死了,在中国,整个文学也已经濒临死亡了。小说没人读了,人们经常通过电视连续剧才知道有这么本小说。作家干脆直接写连续剧剧本得了。连书也奄奄一息了。再下去,纸张只能用来做广告海报或者包装物了。何况是诗?诗比小说去世得还要早一些。

说诗歌死了,只须这么看就行:在顾城悲剧之后,总算还有一个海子;然而在海子90年代初去世后,再也没有出过一个家喻户晓的诗人了(当然,初期还有个汪国真,但汪国真现象是个“临时的意外”,有点象诗的回光返照)。而在二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那可是层出不穷的呢。也可以说,中国诗歌随着海子的死就已经死了。当然,这二三十年来,有些用下半身或者下半身产物还能引起一些关注,但那些关注自然都是一现而逝的芸花,至少对广大的民众而言。当然,许多年轻过的“老诗人”还健在,比如席慕容,北岛,舒婷,但有多少人还知道,还读到他们新写的什么诗呢?当然,有些新的中的诗人还会冒出来,但有几个人关注呢?

可是,谁说诗歌死了?

早在十多年前,我就看到过一位文学评论界的大佬说的:据初步估算,中国至少有上亿人在写诗。也有人说:中国写诗的人大概在二百万到五百万之间。这些都是估计。比较可靠的是:《诗刊》副主编李少君对记者说:在他看来,写诗的人非常多,“我们有个《中国诗歌网》,每天投稿的人就有两千多。”也就是说,每个月约有6万人,每年约有70万人投稿。而我熟悉的写诗的朋友里,就没听说谁给《中国诗歌网》投稿的。如果十个人里有一个每年会给《中国诗歌网》投一次稿,那至少有700至1000万人在写诗吧?如果1000万人里有700万不是每年重复投稿的,那么投稿的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应该乘上5(年)或者10(年)吧?说十个人里有一个给该网投过稿,无论如何是多说了的。如果说100个人或1000个人里面有一个投过稿,其实并不过分。这数字就更大了。不管怎么说,中国写诗的人数是非常多的。照这么算,几千万至少是有的。也许说上亿也并不夸张。而这其中还会有相当多的人在写旧体诗词。

这么多人在写诗,诗歌又怎么会死呢?它分明活蹦乱跳地活着呢。

诗歌活着,但它已经不再是活给别人看的,或者不是能够把诗人写成大诗人的那种物件了。看到各个群里都有人说:就把写诗当成娱乐吧。这种娱乐,又不用花钱,高兴了就好,能在一个小圈子里让朋友们看看,甚至获得几个赞,就可以了。

可我还是要说:诗歌死了,因为可以一举让广大民众争相传颂的诗歌死了,写诗可以把自己写成大诗人的诗歌死了。从这个角度看,诗歌确实是死了。

这就回到这个小标题了:诗歌还能起死回生吗?我的答复是:可能性是存在的。我认为做以下三个动作,就有可能实现这种可能性。

第一个动作是“等待”。我们处在网络和信息疯狂的时代,可是在日本和德国等国,还有很多人在读书,包括读诗。我相信,会有一天,人们会重新有放缓生活节奏,加深生活内涵,提高文化生活质量的需求。毕竟每个时代都在变化着。我们这个时代变得更快。

第二个动作是,不管我们现在能及于多少读者听众,是自我娱乐也好,小范围相互鼓励也好,喜欢写诗的人还是要尽量写好,写出最好的诗来。或许哪天就被大众接受了。这么巨大的人数在写诗,我相信肯定有不少人写的是精品,甚至是划时代的精品。盛唐时,全中国人数也就五千万,经动乱等摧残,唐末时只有两千万人了。而我们中国现在写诗的人就有至少上千万,甚至几千万,也可能真的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秦:让你摸玉玺,你却摸女人? 神秘王爷欠调教 极品大皇子 绵绵诗魂 目标三八线 大明:我成了皇长孙 弃女:王的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