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随着和珅的职位越来越高,官职越来越大,和珅想表现自己权威的想法就越来越强烈。和珅知道世人的人性弱点,你越有权威,你说的话就越正确,重量级的人说什么都是对的。而草根百姓你说什么都是错的,原因是你没有权威,人轻言微。
权威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从讨好皇帝中得来,你是皇帝的宠臣,靠山硬了,你就有了发言权,有了权威。二是自己显示出来,使用自己手中仅有的权利,去制服那些不服从自己的异己,让他们俯首帖耳,不说三道四。
和珅时刻在想着找一个表现自己权威的机会。没想到这个机会自己找上门来了。
一天,和珅在翻看一本叫《字贯》的书,当他翻到第一本第十页“凡例”时,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海成死定了!”
海成是谁?江西巡抚。一个江西巡抚怎么和一本书扯上关系呢?
说来话长。《字贯》的作者王锡侯,是一介书生,从小刻苦学习,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做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谁知,命运不济,自从三十八岁中举后,连续九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能金榜题名。心灰意冷之际,开始发奋着书立说。
他花了十七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字贯》。这部书是按天、地、人、物四大类编纂的简明字典。他在书中的序里说:“天下字贯穿极难,诗韵不下万字,学者尚多未识而不知用。今《康熙字典》增加到四万六千多字,学者查此遗彼,举一漏十,每每苦于终篇掩卷而茫然。”本来这只是王锡侯的自吹自擂,没想到竟会惹火烧身,祸从天降。
其实这几句话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什么反动言论。可是,偏偏同族的一个叫王泷南的人,非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王泷男本是当地的一个混混无赖,被官府抓去发配到云南服役。这个混混受不了服役的苦,找了个机会偷偷地跑回来。那时王锡侯正直年轻气盛,看不惯这个混混,就伙同乡里的几个年轻人把王泷南再次抓住扭送到官府。
多年后,王泷南御赦还乡,对王锡侯一直是耿耿于怀,伺机报复。《字贯》出版发行后,王泷南大喜,咬定王锡侯视悖逆之行为,诬蔑贬低圣祖康熙帝,告到县衙。
县令接到状子,觉得事关重大,自己做不了主,就把状子又上报给巡抚海成。海成又上报给皇上。
乾隆皇帝看了后,下令彻查这个案子。
海成和自己的手下却认为此书虽然对康熙帝有慢渎不敬的意思,也算不上悖逆,也不需要小题大做。 最后写了奏折,建议革去王锡侯的举人,然后派人把书送到京城,请乾隆皇帝审查。
乾隆皇帝看完,也觉得没有什么多大的问题,就把此事搁置起来了。
也该王锡侯倒霉,在乡里遇着一个泼皮无赖,在朝中又遇到一个政治流氓。
书不知怎么落到了和珅手里,和珅就想整出点事儿来。他故意把这个上升到政治高度。说这本书竟然将圣祖、世宗庙讳及乾隆御名字样悉行开列。
和珅就向乾隆皇帝奏折。乾隆看了和珅的奏折,又把《字贯》找来看了一下,果然如和珅所说。乾隆皇帝勃然大怒:“这等事实属忤逆不法,以前从来还没有发生过,罪不容诛,应该严加处理。”
和珅趁乾隆皇帝龙颜大怒,又说:“奴才看后面竟有大行皇太后的名讳。”
和珅故意把“皇太后”三个字说的最重、最清晰。乾隆看着这些不敬的字眼已经很生气了,一听又有冒犯太后的字眼,愤怒到了极点。说:“领旨,拘捕王锡侯,斩立决,全家抄没,妻儿流放官卖。”
和珅又在乾隆皇帝怒火上加了一把柴,说:“巡抚海成,身为一省长官,竟然看不出《字贯》中的忤逆不道,这分明就是存心在袒护王锡侯。这胆子也特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