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195章 王安石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沈括不知父亲为何会将自己送到梓州求学,不过在桃君先生门下,他日子比在家中闭门苦读还快乐。

在这里有博学宽厚,不羁礼法的师长,有奇才妙思的子慎师兄,有明天沉迷研究医道的子景师兄,有乐于助人、笑容满面的子轨师兄,更有三个调皮捣蛋的小伙伴们。

师父已经开始留须了,明明师父有一张俊脸,苏师伯说,师父二十年来容颜不改,沈括很是好奇昔日师父年少时的容貌。

毕竟在蜀中师父有着“美桃君”、“神仙郎”的美称,据八卦的苏轼的弟弟说,昔年爱慕师长,可是不远千里从汴梁而来,只为求见师父一面。

不过沈括并没有太过时间,与苏轼弟弟一起八卦,师父为他定制的学业非常多,其中包含了“岐山学派”的土木、水利、农学、法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地理、机械、兵法军事等等。

除开必修的数学、国学、武课,他甚至还跟随师父考察蜀中乡野、名川。

有时候师父会在都江堰边,为他们几人亲自讲解,先秦时期李冰夫子,是如何设计都江堰,以及他们夫子的设计思路,甚至这样设计的好坏。

希望书院现有学子五百人,童学子三百人,可谓是文风鼎盛,甚至常有外来学子从外地,慕名而来,前来求取旁听。

师父说:“圣人曰:有教无类,因此只是让这些学子,自行选课,只要不打扰夫子们和其他学子们听课即可。”

希望书院一向提倡:“实践出真知,学在亲躬行”,对于本书院学子,一律都不允许带书童、侍从,与学习无关的事物。

本院学子,自师父亲传弟子开始,人人皆以效仿古君子,佩剑素衣为荣,就连师父在书院之中,也时常佩剑着素服。

蜀人以入希望书院为荣,书院学子以得师父亲收为弟子为荣,可自从收沈括为徒后,师父鲜少收徒,就连王公大臣子弟也不收。

除陈盛泽、陈谨、王冲、杨夭夭、陈忱、陈恪、陈祁、李春祯、苏景先外,师父最后收的一个弟子,便是自己。

苏轼、苏辙虽很受师父喜爱,每次讲学也不避苏轼、苏辙,可师父却没有收他们为徒,而是交由苏师伯自行培养。

师父已经婉拒了朝廷征召,可他还是关注西北战事,沈括也曾旁听过师父与几位朋友的闲聊,他似乎对战事并不忧心,反而对朝中大臣们对西北战事的态度,极为上心。

这让沈括很是不解,而师父却给解释道:“战争!看是刀兵将士的厮杀,实则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大宋以农耕立过,无论是文化、经济、政治制度皆不是党项这个游牧民族可以比拟的,我们可以输一次十次,但党项人不能一次乃至二三次,战败势必会动摇其贼首的根基,须知游牧民族以强为尊,而我们战败了,无非再积累力量,等待时机吧了!

但凡事有阴则有阳,有利则有弊,我大宋虽根基雄厚,却是坏在了朝中的臣工们身上。

西夷人曾有一句话,我虽不太赞成,但也一直谨记,如今也转述给你,望你能早日看透其本质,不必再被这些腐蚀。

政治,是权力与利益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之中,政治家没有国家,也没有立场,一切只为权力与利益,只有筹码足够,哪怕是出卖国家利益也是可以的!”

沈括初闻这句话,还不知道师父真正的用意,当司马光废除熙宁变法,放弃好不容易收回的失地时,他这才明白为何师父会一再劝谏他,不要入仕为官。

环州城外又爆发了一次大规模战争,在春雨中,惨烈、而又波澜不惊。

相隔千里外的汴梁城里,还无人知道西北战事的结果,这些天的时间里,京城的局势一波三折,犹如火烧,正在剧烈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弗吉利亚崛起录 从特种兵开始的诸天之旅 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 锦衣长安 大虞卷王 泰坦尼克号大战 伐清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