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6节 (第3/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观色的功夫也很了得啊!

回到紫禁城之后,沈德潜又重新伏案选编《古诗源》,乾隆皇帝每有诗作,也会命其和诗,每每都能让他龙心大悦。

乾隆十一年(1746年),沈德潜所选编《古诗源》已经大功告成,全书共十四卷,上溯先秦,下迄隋代,录诗七百余首。

在这部选编作品中,沈德潜崇尚雅正,故尤重作品的风骨,提倡自然,反对雕琢。

他评曹操诗“沈雄俊爽,时露霸气”,评左思诗“拔出于众流之中,丰骨俊上”,评庚信诗“悲感之音,常见风骨”。

这些诗人中,沈德潜最推崇陶渊明的“无意为诗,斯臻至诣”,他说:“陶诗合于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灵运)诗追琢而返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

《古诗源》编校完成之后,即付刊印。

因沈德潜在朝中身处高位,诗作又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常出入禁苑,与乾隆皇帝唱和、论诗,《古诗源》甫一面世,即受追捧,一时间竟洛阳纸贵。

沈德潜亦是老怀开慰,喟叹道:“吾之诗学,能传扬于世,何其幸也!”

《古诗源》诸事皆毕,沈德潜便向乾隆皇帝乞假归葬。

乾隆皇帝不仅给他三代都加封典,还赐诗一首,其中有一句是:“我爱沈德潜,淳风挹古福“。

乾隆皇帝对沈德潜的荣宠众所周知,但一言不合就表白那也是没谁了。

在古代,皇帝题词就不得了,何况还特地写诗相赠呢?

这件事在当时,就引起了“文艺界”大震动,当时歌咏其事的不知凡几。

乾隆十二年(1747年),沈德潜回朝之后不久,便被任命在尚书房行走,又擢礼部侍郎,正二品大员。

沈德潜一而再,再而三地获得破格提拔,这让朝中大臣们颇为微词。

乾隆皇帝为此还专门颁谕,特别指出,他是因沈德潜诚实谨厚,且怜其晚遇,才特别加恩,以鼓励老成积学之士,并非因进诗而优擢。

但这好像不能服众,毕竟沈德潜政绩平平,如果不是因为诗写得好,还兢兢业业为乾隆校刊《御制诗集》,为诗润色,怎可能受此荣宠呢?

一个“枪手”做官做到这份上,只怕死了也会笑出猪叫声来吧?

八十多岁时,沈德潜因为老迈不堪,辞官回故里。

乾隆皇帝颇为不舍,这么好的一个“枪手”,还没有给朕写出更多的诗来呢,怎么就走了呢?

虽然不舍,乾隆皇帝依旧恩准了。

还为沈德潜加礼部尚书衔,长孙赐举人,获准在沧浪亭北面建生祠……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沈德潜寿终正寝。

乾隆皇帝感怀不已,追封沈德潜为太子太师,赐谥文悫(què),入贤良祠祭祀,乾隆还亲自为他写挽诗,荣极一时。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陈无敌黎佩玖 黑蓮花他永不翻車[快穿] 我爆料你吃瓜,大家一起笑哈哈! 木偶人的告白 娇虎 长嫂为妻?病弱王爷他觊觎已久 冷面老公很闷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