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七十九章 恨未生在汴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冠尊文作为辽方代表,把苏轼送到驿馆却没有立刻告辞,反而以学生礼要拜见苏轼。

适才在朝堂之上,不管是为公为私这个年轻人确实站出来缓解了相当一部分苏轼面临的压力,于是苏轼便将他请进了驿馆。

冠尊文出生在临潢府汉城,对宋来说算是异国他邦。不过契丹人在民族政策上做的很好,并不曾或者说是很少欺压汉人,耶律阿保机在最初兴建临潢府时就诏命立孔子庙、佛寺、道观等,然后将临潢府分成两部,皇城和汉城,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显示了对汉文化的优容政策。

自后来从石敬瑭手中接受燕云十六州,正式将蕃汉分治定为基本国策。

在这点上后来的女真人拍马都赶不上。

所以,冠尊文虽然出生成长在辽国,但和其他汉地的士子并无大的不同,其接受的汉文化是成体系的,唯一不同可能就是各为其主了,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与苏轼的交流。

苏轼作为当代大文豪,他的名字可谓是远播海内,向东可至高丽、日本,向西能越过西夏到西域,向北抵辽国临潢府,向南远到交趾,只要是受汉文化影响的地方,大抵都能看到他的诗词。

冠尊文自小读书时就接触了不少苏轼早期的作品,十几二十年来但凡他有新作必定认真拜读,可谓是仰慕久矣。

今日终于得见尊颜,冠尊文说是不激动那也是假的,两人刚坐定,他便迫不及待的拱手道:“学生久慕先生之名,今日在朝堂上又见先生临危不惧,敢以自身之生死为国家证名,实在令学生钦佩。”

苏轼闻言不由笑道:“老朽这身残躯何足为贵?倒是你,状元及第荣耀满身,刚刚开启仕途就得罪权贵,就不怕日后无官可做,抱负难展?”

冠尊文闻言,怅然许久,叹了口气,才道:“先生大抵也看出来了,我主年迈,朝政多由耶律阿思等人把持,他们不思建设,一门心思都在权力争夺彼此内耗上,搞得上上下下乌烟瘴气。任何一个忧思国家的人如何能够容忍?”

苏轼微微颔首,不过作为使臣他不便过多讨论辽国朝政,以免受之以柄。

“如今你已然得罪耶律阿思和萧奉先,日后有何打算?”

冠尊文想了一会,摇头道:“今日之事心血来潮更多一些,至于后面如何当时还真未深思,如今想来似乎也是束手无策。不过以前只是耳闻,今日亲眼见了奸臣当道,忠良之辈竟不见踪迹,也是有些心灰意冷,或许先生离开之时,就是我效仿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之日。”

苏轼听完不免有些唏嘘,想当年乌台诗案时,他在御史台大牢内何尝不是心灰意冷,后来出任到地方为一地之主官又见百姓疾苦才终于稍有振作,努力做好分内之事。

至于年轻时的政治抱负基本都随东流之江水一去不复返了,只想寄情山水度此余生。

直到他再度返京担任侍读学士,惊讶发现官家年轻睿智,有重整海内,救民于苦难的大志向,这又给了他愿为此效犬马之劳的热情和动力。

冠尊文的困境某种程度上他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但是劝人奋进的话又不知从何说起,试想他初任为官时,大宋朝堂是有一批如韩琦和欧阳修等名臣在的,尽管官员内斗不可避免,总体仍是一心向上的。倘若如今日之辽国这般,他大抵也会如冠尊文一般吧!

“先生,学生有一事有些冒昧,不知能不能问?”冠尊文从苏轼的诗词中可以窥见一些苏轼当时的心境,大抵是要寄情山水,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但今日一见却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有些好奇又真的想要请教,心态是如何转变的。

苏轼笑道:“苏某平生又无见不得人之事,但说无妨。”

冠尊文于是拱手道:“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带着机械之心回八零年 万界战线:创世宇宙 御兽时代的最强之龙 把你机缘拿完而已,我咋成反派了 陌上锦华 都市杨戬传 无限穿越者之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