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愣住了,先赞了一句“好字”。这可真不是客气。来到昆山四个月,除了归昌世之外,这是他见过的最有法度的笔迹。邵远光虽然是自己习作,但一手恭楷写得一丝不苟,严谨规整。虽然卷面不太干净,但那是因为劣质的纸墨所致。如果换上邓源的文房四宝,这会是一篇不错的墨卷。
粗粗读完,邓源以自己的经验去看,邵远光的文章不缺才气,理法也通,但最明显的问题的离经叛道。许是困顿久了,想要另辟蹊径,一鸣惊人,这才故作惊人之语。便委婉地说道:“以前的学官,可曾指点过先生,为何不中?”
邵远光道:“年轻时,学官说我理法不通;中年时,学官说我曲解圣人之意;这几年,学官又说我立意荒谬。总之他们怎么说怎么有理,我却不知该往何处去,只能是想到哪里便写到哪里。”
邓源放下纸张,笑着说:“在下有些浅见,不知先生愿不愿意听?”
邵远光道:“还请相公赐教。”
邓源整理了一下思路:“时文既是朝廷取士的利器,那么作文之前一定要想一想,现在的朝廷需要什么样的读书人。若在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洪武、永乐英风烈烈,自然希望读书人也能读出血勇,所以那时的文章,要有些杀伐气。到了成化、弘治年间,国家承平日久,朝廷要的是治国富民之策;而到了如今,内有流寇,外有边患,新帝甫登基便扫清阉党,锐意进取,便是要重拾太祖朝的鸿烈。因此做文章切不可完全照着自己的思路去做,而要多想想朝廷在想什么。我们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另外,圣人既然已经有了如此多的教训,咱们秉承圣人口气便好,又何必一定要自成一家呢?这是在下的一点浅见,若说得不妥,先生便当是我胡言乱语罢了。”
邵远光听了,沉吟一下,面色肃然,忽然起身向邓源一揖:“邓相公的才识,远在晚生之上。‘低头拉车,抬头看路’这八个字,足让我受用终身。今日我才知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这几十年的书,竟是都白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