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五十二章 顾家产业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六月初四,申时。

邓源捧着一个砂锅又敲响了归家的大门。

归庄来开门,笑道:“这两日我家的门都不必关了,以备兄长随时过来。”

邓源道:“那可使不得,关着门都有歹人惦记呢,哪能不关?”

归雨宁在院中说:“就算有个把歹人,昨夜不也被邓大侠擒住了么?”

昨夜归庄已经把崔廪生爬墙的事告诉了归雨宁,归昌世一大早便过去道谢,归雨宁也大方地给邓源送个了“大侠”称号。

邓源笑道:“先前我说陈伯功夫厉害得很,你还不信,现在知道我不吹牛了吧。”

归雨宁倒背着手,小碎步跳着过来:“信,哪有不信!你又送了什么过来?早上我便说了,我身子没那么娇贵,你不用这么蝎蝎螫螫。”

“这是林嫂的心意,”邓源将砂锅一举:“静心安神粥,取党参、红枣、麦冬、茯神加当年的珍珠米熬了两个时辰。我方才偷偷吃了一碗,香得眉毛都要掉了。你晚饭吃这个,肯定能睡个好觉。”

归雨宁故意气他:“昨夜若不是你敲门,我本也睡得挺好。”

邓源笑道:“这不是来赔罪了么?”

归庄以手掩面:“要不,我走?”

归雨宁道:“把砂锅接着再走。”

归庄接过砂锅,落荒而逃。

邓源轻车熟路走到葡萄架下坐着:“顾家要完了。”

归雨宁神色有些复杂:“这就是民心吧?顾老相国晚节不保,也怪不得别人。”

归雨宁从这两日的传闻中得知了顾家的处境,虽然不知道顾秉谦究竟与自己经历的那起劫案有没有关系,但以乡里对顾家素来的态度来看,这次一定会让顾家伤筋动骨。她自然不会同情顾家,但多少有些唏嘘。

而邓源则是从手机上得到确凿的信息,明日愤怒的昆山百姓机会将顾家砸个稀烂,而且这两天他再度搜索得知,顾秉谦又拿出四万两存银交给朝廷以换取息事宁人。这么看起来,老头儿没少存钱啊。

他此时提到顾家,便是想打听一下,在这个年代做官究竟有多大收益。

归雨宁坐在他对面,双手抱膝,回忆了一下,说:“那年顾老相国告老返乡,据说跟了四十辆马车。有家眷、行李,自然也有不少金银细软。乡里都说,少说也带回来十几万银子的家当。”

邓源对这个数字并没多少意外,又问:“顾家在昆山有多少田地?”

归雨宁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但还是认真想了想,答道:“大田主家的地,恐怕他自己都说不清楚。这里面有他自家的,也有百姓投献的,还有侵占的屯地,几万顷总是有的。”

邓源对“几万顷”没有概念,只知道那一定是非常多。对“投献”和“屯地”两个词儿比较陌生,又不好直接发问,便拐着弯说道:“百姓倒也奇怪,为何好好的田地投献给他家?”

归雨宁更加奇怪:“把地挂在他家名下,好免赋税啊。顾老相国罢官之后,投献的地要回去不少呢,要是在前几年,只会更多。”

邓源恍然。这种操作在后世很常见,称为挂靠。比如一些能耗高的产业挂靠在所谓新兴产业企业名下,为的就是避税。在学税法的时候老师没少讲,但这严格算起来是违法的。

而在古代,土地挂靠是再寻常不过的操作。因为有功名的人便可以免除一定的田赋,免税额度根据田主本人的品级而定,万历以来,现任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八品免田两千七百亩;外官减半;未仕举人优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看起来还有个上限约束着,但实际上士绅们拿着鸡毛当令箭,加之地方上吏治败坏,政策执行力低下,久而久之,只有跟功名沾点边的人家,都理直气壮地不再缴纳分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完本】邪妃戏美男:拐个王爷回家玩 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 四合院:系统逼迫下和众禽兽恶斗 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 熢火之下 三国:御龙归字谣 锦衣映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