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一百零二章 头脑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马车驶入邓宅,邓鼎城下车伸了个懒腰:“早些睡吧,车上你说的那些话,我会认真考虑的。”

邓源恭恭敬敬地答道:“父亲您也早些休息。”

邓鼎城正要举步去正房,邓源见四下无人,忽然又出言问道:“爹,孩儿还有个疑问。”

邓鼎城诧异地回身看他:“何事?”

邓源压低声音道:“您说用人要用人之所长,那么您用孙茂卿为三掌柜,是不是在用其所长的时候,也在用其所短?”

邓鼎城来了兴趣:“怎么叫用其所短?”

“孙掌柜没有单独主持过一个店面,这是他的短处。而您用他做三掌柜,专管账务和产业,算得格外的知遇之恩吧?这么一来,他会对您感恩戴德,不会生出二心;而他的短板,这辈子估计也就没机会再补齐了,也就断了他另攀高枝去其他分号的念想,是吧?”

方才邓鼎城说到孙茂卿将来也许会有机会去总号的账房,但那无疑是他给下属画的一个大饼。去总号?倒也不是不可能,但得有人替他说话才行。而邓源看得出来,眼下孙茂卿最大的靠山恰好是邓鼎城,可邓鼎城会放他走么?

邓鼎城眼中精光一闪,旋即笑道:“偏就你心眼子多!”一转身,头也不回地迈步进了正房。

邓源看着老爹的背影,轻轻舒了一口气,轻快地回了自己的住处。

今天大谈特谈了一番自己的商业规划,这些话,他其实考虑了很久。今日借着邓鼎城考教自己的话头,一股脑说了出来,虽然带了三分酒意,但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想要在商帮里混到话语权,必须得拿出点真本事给老爹看看。

从邓鼎城的反应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点出邓鼎城“用人之短”,则是邓源临时起意。这种用人套路,在后世看起来并不高深,一些所谓的“领导力”书籍中都有提及。但后世人毕竟是在总结了古人智慧的基础上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邓源觉得这样的心思在大明朝并不是谁都有的,所以壮着胆子拿出来卖弄了一下,也是向老爹证明我邓大少不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果然,邓鼎城心中确实存了这样的想法,便又对邓源高看了几分。

躺到床上,邓源兴奋得睡不着觉。

如果邓鼎城采纳了自己关于建立信局和票号的建议,那么自己就真正推动了改变历史的齿轮,从青萍之末搅动天地,最终也许真能酿成羊角飓风。

至于晟宝源,也将会在邓氏父子的操持下更上层楼。

也许若干年后,富可敌国的晟宝源商号在回顾发展历史的时候,会找到今晚的谈话,将之命名为“中秋定策”···

邓鼎城同样睡不着举。

他选择性地忽视了段彩衣娇羞的面庞,草草洗漱之后说了一声“乏得很”,便躺下合上了眼睛,而脑中全是邓源的那些新鲜名词。

他自然不会洞见十五年后大明亡国的劫数,但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清楚地知道如今的天下局势已经糜烂不堪,改朝换代并未全然没有可能。即便那一天暂时不会到来,但商路的动荡却实实在在是不可避免的。

不仅仅是他,商帮中其他人也都在绞尽脑汁求变,以期能适应这个该死的世道。晋中、晋南的一些商号,已经在关东蹚出一条路,说句不好听的,即便大明亡国了,人家的买卖照样做得下去。

而晟宝源则不同,虽然晟宝源在草原上也有生意,但蒙古人购买力毕竟有限,而且能换回来的东西也单一;重心还是在内地,在粮食和盐业上。而这两大宗都和官府深度绑定,如果朝廷真的垮了,这两项生意必然难以为继。

邓源说要搞票号,这倒是个把赌注从官府身上抽出来的好机会。

还有他说的轻资产,在乱世中,这也是个保全身家的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仁王九千岁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最强世子爷 大明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