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八十九章 拜客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一场小小的风波并未给邓源带来麻烦,段彩衣安抚住邓鸿,便让邓源回去吃饭了,还叮嘱邓汐好好陪哥哥聊聊天。

晚饭后,邓源回到房中,有下人送来热水。邓源洗漱完毕,早早地休息了。

睡下之前,又把门窗仔细检查了一遍,在门后放了个瓷瓶。若晚上再有人偷偷摸进来,一定会撞到瓷瓶,发出响声。

毕竟今天下午那一幕太刺激了,邓源可不想再来那么一出。

只是床上似乎还残留着那女子的体香···

是心理作用吧?

邓源强令自己不去胡思乱想,但还是在床上翻了半天烧饼才真正睡去。

次日是八月十四,邓鼎城没有去商号,而是带着邓源去了城里最大的武馆——黑虎堂。

邓源悄悄问:“爹,是带我去拜师学艺吗?”

邓鼎城笑道:“不是拜师,是拜长辈,送节礼。”

“长辈?”

“对,黑虎堂的馆主也姓邓,祖籍也是晋省。早几年我们联了宗,论辈分,我该叫馆主一声叔父,你该叫叔祖。你既然来了苏州,也该见一见。”

邓源眼珠一转:“您和他联宗,还自认晚辈,不光是因为他祖籍晋省吧?”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要有些东西可以互换,否则便不能长久。”

在前往武馆的马车上,邓鼎城慢慢讲了因由。

黑虎堂的馆主邓坤,原籍徐州,祖上是开国之初从晋省迁出的大批移民中的一份子。至于和邓鼎城的祖上有几分血缘关系,那就不可考了。邓坤祖上这一支,在微山湖南岸落了脚,开枝散叶。由于山东与南直隶交界之处民风尚武,民间习拳之风炽盛,邓坤这一脉也代代相传出了不少打行。

到了邓坤这一代,他拜在黑虎拳门下,学艺刻苦,成了掌门大师兄。成名之后更是南下开了武馆,在应天各府广收门徒。

武馆的进项主要有两大块,一是收徒教拳的学费,二是培养出来打行给各大商帮做护卫收的行费。

邓鼎城之所以刻意交好邓坤,为了的便是武馆这后一项生意。

其实在西北流寇闹起来之前,邓鼎城并不需要武馆的打行。

晋省商帮的伙计,多少都会练点拳脚功夫,一来强身健体,二来也能应急。商帮自己培养出来的伙计,与别处商号的伙计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万一遇到劫匪的时候,不会四散而逃,也不会蹲在地下抱头求饶。如果掌柜的一声令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抄起棍棒和劫匪硬干。

这些西北的倔后生,绝不会白吃东家的米。

早些年晟记商号的商队,有一名经验丰富的垛爷领垛,带上一群手脚灵便的伙计,顶多再请两位武师随行,无论去西北边疆还是南方苗区,都能平趟。

那些占山为王的山大王,也只是求财。面对浩浩荡荡人马刀枪齐全的商队,也会掂量一下自己的牙口够不够好,吃不吃得下。当然,商队也要懂规矩,路过名山大寨,要主动送上酒钱,花点小钱免除大麻烦。这样一来,两边都安生。毕竟要是真打起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无论商帮还是山寨都不愿意承担这样的损失。当然,走水路的时候要更麻烦一些,因为水贼来去无踪,又占了地形之便,不会像陆地上的山寨那么讲规矩,商帮往往会找漕河上的帮会压阵,多年来也相安无事。

但自从天启六年八月秦省流贼初起,西北的局势一步步糜烂下去,商帮的商路便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流民不懂什么江湖规矩,饿急眼了见到什么粮食都会抢;若是遇到流寇就更要命,那是指名道姓要抢大户、抢官粮,即便有官兵压阵也没什么作用。

这两年晟记运往西北的军粮,便遇到过好几次抢劫。幸好对方都不是大股的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完本】邪妃戏美男:拐个王爷回家玩 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 四合院:系统逼迫下和众禽兽恶斗 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 熢火之下 三国:御龙归字谣 锦衣映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