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一百七十九章 郑侠怒上流民图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1074年3月,河南大地已如焦土,半年未落一滴雨水。祸不单行,大旱后的蝗灾并没有放过这群贫苦的百姓。饿殍遍野,流民塞道,身无完衣,以致茹木食草充饥。但即便是这般景象,为生存而挣扎的百姓们依旧要向官僚们交重税。王安石要求变法的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政策,被一群歪嘴和尚念成了平民身上的枷锁。心系百姓的郑侠心如火炼。

这位因王安石提拔重用而走上仕途的人,最终成为终结他恩人政治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

嘉佑四年(1059年),郑侠的父亲任江宁酒税监。由于父亲官卑职小,郑侠的弟妹又多,家庭生活十分清贫。郑侠的唯一出路就是矢志攻读苦学成名。当时王安石为江宁知府,闻其才华出众,对他十分重视。不但邀请他相见,还给予嘉勉慰藉,勉励他成为国士良材。

不久王安石委托门人杨骥去看望郑侠,当时正值大雪,杨郑二人开怀痛饮,最后郑侠即兴题诗一首:

浓雪暴寒斋,

寒斋岂怕哉?

漏随书卷尽,

春逐酒瓶开。

一酌招孔孟,

再斟留赐回。

醺酣入诗句,

同上玉楼台。

当王安石看到杨骥带回来的这首诗时,立马意识到这个叫郑侠的毛头小子不是一般人,将来必定高中,还发出了“真好学也!”的感慨。

有了这次互动,王安石和郑侠的交往开始频繁起来,郑侠甚至成了王安石的门生,跟随他学习。王安石被彼时尚且名不见经传的郑侠的学识和思想所惊艳,而郑侠则被这位已经名动天下的先生所折服,说二人互为知己并不过分。

治平四年,郑侠在27岁时高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得到宋神宗重视,担任参知政事(即宰相),实行变法。他立即提升郑侠为光州司法参军,主管光州的民、刑案件,凡是光州的所有疑案,一经郑侠审讯清楚上报,王安石立即按照郑侠的要求给予批复,郑侠感激地把王安石当作知己,一心要竭智尽忠为国为民。

熙宁五年,郑侠任期届满,入京述职时拜见王安石。当时朝廷颁布用考试新法的办法选举人才,考中者可以越级升为京官。郑侠目睹新法的弊端,不同意施行新法,就以不熟悉新法为借口婉辞拒绝。他曾多次谒见王安石,直陈青莆法,免役法、保甲法、市易法施行过程中给人民造成的弊端,王安石没有回答。郑侠离开后就不再去见他,但是依然屡次寄书给王安石,陈述新法给人民造成的危害,希望他改弦更张。但“安石不可谏”。

其实王安石让郑侠考试新法本是好意,并无私心,可是在性格耿直的郑侠看来便不是这么回事了。他在给王安石的信里写道:“侠自浮光入京,本求一席地,执经丞相门下。不意丞相一旦当路,发言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之来者,如此而已。”也就是说王安石读书只是为了做官。

话说到这份上,言外之意溢于言表,郑侠认为自己错看了王安石,而诚心要重用郑侠的王安石听到这话,恐怕心也凉了半截。

于是郑侠将他所见到的人间炼狱用画笔描绘下来,便是《流民图》,附在奏疏里上报上级,但是被拒绝。绝望之下,郑侠冒着欺君之罪,假称军情紧急,拍马直递银台司越级上报。“银台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牍,抄录其目进御”。

神宗正在怀忧,忽由银台司呈上急奏,当即披阅。在奏折里郑侠这样写道:

窃闻南征北伐者,皆以其胜捷之势,山川之形,为图来献,料无一人以天下之民,质妻鬻子,斩桑坏舍,遑遑不给之状上闻者。臣仅以逐日所见绘成一图,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乞斩臣于宣德门外,以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我在火影证仙王 大丈夫 寒门第一才子 三国崛起并州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重生之侯府贵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