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一卷 飞龙在天第七十六章 暗流涌动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光义,经过多年的经营,如今早已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与朝中诸多高级将领过从甚密,一批

大臣依附于他,汴都已经让他经营得水泄不通,若他振臂一呼,文武百官必定响应,这是必然的,自己当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为了京师的防御安全,赵匡胤正好有迁都的打算,若能借迁都的机会,增加一些新人,调动官员岗位,可以顺便剪除赵光义的羽翼,摧毁赵光义的内部防线,为太子继位扫清障碍,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政权危机。

深思熟虑之后,赵匡胤当即决定:他要迁都洛阳,并打算就此留在洛阳。他第一个想要商量的人就是赵普。

赵普觐见,听完赵匡胤的决议,赵普举双手双脚赞同,“迁都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很多王朝都这样做过,比如西周时期,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今西安)迁都洛邑;隋炀帝杨广从大兴(今西安)迁都洛阳;女皇武则天从长安迁都洛阳;后晋皇帝石敬瑭也迁都了,不过他是把都城从洛阳迁到了开封,结果,石重贵被大辽掠至北国,到死没回来。”赵普跪倒向皇上第一个表示祝贺。

山河在德不在险

听到皇上要迁都的消息,晋王赵光义心里着实一惊,大宋这些官员们也不乐意了。

文武百官大多已经在开封买田置地,安家落户,要迁都,他们就要跟着搬家,还要卖地买地,又要有很大的开销,因此,考虑到个人利益得失,很多人打心眼里不想迁都。

起居郎李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上书“陈八难”,言道:“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此论一出,群臣附和。

都指挥使李怀忠也向太祖进言:“东京地处水运交通枢纽,惠民河、广济河、汴河等相交于此处,同时淮河又与汴河相交,漕运可谓四通八达,每年运输粮食几百万斛,京师全依靠这条水路得以补给,陛下若要迁都洛阳,将从何处获得粮食况且国库、禁军都在东京,根基牢固,不可动摇。”

赵匡胤道:“我之所以想迁都,并没有别的意思,迁到洛阳只是第一次,第二步是要往长安迁,长安居关中之地,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太祖的态度很明确,迁都洛阳是大事,其余的都是小事。

赵匡胤预料到,迁都肯定会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都不愿意,而且是强烈反对。心中大为不悦,一时犟驴脾气上来了,干脆就在洛阳住下,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晋王赵光义等得有点不耐烦了,便前去觐见,劝皇上回京,赵匡胤依然坚持要迁都,赵光义问道:“陛下为何要迁都”

赵匡胤道:“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赵光义反驳道:“山河在德不在险。”山河险要,看似固若金汤,如果君王不修德,到时候再坚固的天险城防都救不了他。

赵光义给自己的哥哥扣了个德行的大帽子,赵匡胤顿时语塞。兄弟二人,一个有说不出的苦衷,一个心怀不轨,各有各的算盘。

赵匡胤感慨道:“冗官、冗兵、冗费,不出百年,民力必将殚矣!”太祖预料到,京师养军维护安全,不出百年必耗竭民力。

老鸟为了护佑自己的孩子,都会给小鸟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巢,这样风雨来的时候,才不会受伤害。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赵光义没有去想赵家后世子孙是否个个都是治世明君,古来荒yin无道的昏君、才大志疏、不务正业的皇帝的帝王比比皆是,远的不说,就说那刚刚亡国的南汉、后蜀、南唐,这些后主都能与其对上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凌云志异 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 大商川行军 大魏芳华秦亮 人在民国:小弟有亿点点多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大明:我就来支教,你让我当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