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611章 世家小动作不断!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太常虽是九卿之首,但只掌宗庙事,不直接管理行政事务,太史是太常最主要的部门,人员编制很多,其中以掌故这个部门人员最多。掌故类似现今的国家档案馆,其中还有一项职责就是录事,除了军政两衙的重要事务,还要为皇帝、太子及主要后妃编写起居注,就是皇帝等人每日日程安排,说的话办的事,甚至连临幸之事也要记录明白。

姜靖初立朝时,身边总会有一名轮值录事跟随左右,姜述的一言一行皆记录得十分详细。这种没有任何私密的日子,姜述很不习惯,就以保密为由,由女卫接掌这份工作。女卫的主要任务是安全保卫,文笔好的不是太多,接管这项任务以后,经常出现疏失,文笔也不行,这让太史衙门的老顽固们十分不满。后来反映到姜述这里,姜述想了一招,在太史衙门设了一个内宫录事部门,由蔡琰负责,记录皇帝、太后、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的起居注。蔡琰是才女,不仅自身文笔好,身边的女官丫环也有几位才人,从女卫手中接过这项执事,干得井井有条,记录之详细,文字之精辟,让太史的老夫子们都无话可说。与以前录事记事不同的是,以前录事记录诸事,当天带回掌故存档,蔡琰领衔记录的起居注,每月归档一次,而且归案前需交姜述审阅,若有涉及保密事宜的,就归在宫内密档中。如此既让太史的老顽固们无话可说,又能保证宫中秘事传不出去。

蔡琰编起居注是姜述时定下的规矩,姜靖监国自然不便更改,按照惯例,每月亲自审阅一下,定一下需要归于密档的资料。姜述传记虽是太史衙门提议,但由蔡琰执笔,实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蔡琰与姜述算是青梅竹马,未婚前就是师兄妹,对姜述生平熟悉异常,近十余年负责宫内起居注,她领衔担当此任,合朝文武无人提出异议。

依照荀攸最初思路,蔡琰执笔姜述传记的初稿,肯定对皇家有利,即使姜靖包括张宁也是这样认为,但偏偏这件事情又生出波折。

卢毓不是寻常人,荀攸寻出破解之策以后,迅速想到应对方案,当天就去拜访已经赋闲在家的蔡邕。蔡邕是与郑玄、胡昭等人齐名的大师级人物,身份十分特殊,他不仅是姜述的岳父,蔡琰的父亲,还是姜述正儿八经拜的老师。但是蔡邕出身中小世家,想法比较顽固保守,在某些事情的看法上,与行事温和的姜述就不一致,跟做事相对偏激的姜靖更不对付,与卢毓这些世家大族代表却有不少共同语言。

卢毓与蔡邕见面,当下开门见山,将个人对姜述的功过评述一一道来,卢毓此行有备而来,所言正中蔡邕胃口,蔡邕当下拍手称绝。卢毓最后说道:“陛下丰功伟绩,无谓是谁治史,都不敢轻贬一言。但是人无完人,陛下此生也有瑕疵之处,如今娘娘治传,若皆是赞美之言,就失了史官治史真诚之要。伯喈公若有暇,可以进宫多沟通,毕竟这是流涌千古之大作,勿让后人非议。”

若说蔡邕这人,人品才学世人称道,因是旧学名士,思想偏于保守,对新政尤其对打压世家之事看不惯,这次受了卢毓挑唆,隔三岔五就去宫中,与蔡琰讨论这篇传记。

蔡琰此人也是才女,学识方面平生最服两人,一是夫君姜述,二是父亲蔡邕。她自嫁进宫中,主要负责蒙园教育,对外界政治斗争很少过问,起居注名义上由她负责,实际上是由姜述钦点的数位女官具体起草。蔡琰受父亲影响,编写姜述传记费了不少心思,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姜述平生功绩一一述来,但在点评上却有些倾向蔡邕的观点。

姜靖读完这份初稿,不由傻了眼皮,事实论述清楚,文笔十分流畅,可是评论却似为世家人喊冤。若是别人所写,姜靖大不了寻些不是,让他重新撰写,可是蔡琰是父皇的后妃,在后宫名分排在前列,很有影响力,而是脾气很倔强,若是处理不好,将会凭空生出风波。

就在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之海权时代 朕听劝后,你们害怕什么 三国:化身孙策,从占荆州开始 穿越后她成了团宠小厨娘 漫威:连接进行时 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 乱世枭雄:从占山为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