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148章 修路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镇政府会议室。

禹思安看了一眼手表,“现在是两点三十,也就是说,距离上班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一个小时,既然唐山同志很忙,我们就不等他了,秦副镇长,今天的会议由你来主持。”

秦玉换起身,“好的,禹书记,既然唐副镇长因故未到,今天的会议暂时由我主持,刚才书记和各位同事已经做了自我介绍,这个环节省去,现在请我们的镇高官禹思安同志讲话。”

与会的各位党委委员虽然各怀心事,却也不乏齐刷刷的掌声。

禹思安起身:“同志们,或许大家会疑惑,新书记第一天上任,为什么穿了一件旧衣衫,是不是有作秀的成分?

在这里我想说,这不是作秀,因为这件衣服根本就不是我的。

今天早上,当我从北海车站上车时,那叫一个阳光灿烂,我想,老天爷真给面子,没想到一进益临地界,迎接我的却是满天乌云,阴雨霏霏,我想,是不是龙山的老百姓不喜欢我这个书生?”

禹思安笑了笑继续说“当然这是个笑话,事实是我们龙山的老百姓还是很赤城,极可爱的。

今天中午,我就在南乡村蹭了一顿饭,还喝了一碗村民自酿的米酒,这个酒好啊,喝下浑身上下暖烘烘,但是,席间与他们的谈话,让我兴奋之余,却也慌出一脑门子的冷汗。

这些淳朴的村民,我们最好的兄弟姐妹,当年为了摆脱贫困,勒紧裤腰带,搞出了了号称‘白色革命’的大棚种植,现在为了更加美好地生活,他们再次踏上了‘二次革命’的征途,他们要把地处南粤的花卉产业引种到鲁东的自暖式蔬菜大棚里,用盛开的鲜花装扮北方的酷寒,这是一个多么浪漫的理想,这是一个多么宏大的工程啊。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拥有美好前景的朝阳产业,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两年了,他们克服了资金、市场、土地的短缺,得到了农学专家的悉心指导,却被一条不到五公里的烂泥路挡住了前进的步伐。

“玉换同志,在这里我要代表龙山镇十五万农民向你致敬,是你的专业和坚持,才带动这些村民完成了大棚花卉的引种成功,听到那些长者亲切的把你当做自家闺女,我一时感慨万分,如果我们的同志都像你这样甘愿走进农民中间,成为他们的家人,我们的三农工作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呢?”

书记突然提到自己,使得秦玉换一时有些措手不及,“书记言重了,我们也只是引种成功,后续还有很多难题需要逐一破解···”。

“当务之急就是修路嘛,南乡村通往三零九国道的烂泥路,实在令老百姓寒心呐,我在想,如果大棚菜不是冬天收获,遇到这样的阴雨天,会有多少菜烂在地头上?冬天好啊,路面结冰,大车进的来,出的去,可是夏天呢?就在今天,一辆拉花苗的货车搁浅了,整个车轮窝在烂泥坑里,最后靠十几个汉子推到了地头,当时我就在推车的队伍里,看到乡亲们沾满了泥水的衣服,我的心里感慨万千,衣服脏了可以洗洗再穿,但是冷了的老百姓的心呢?”

面对书记的诘问,众人面面相觑,副镇长唐山分管路政,却又恰巧不在,计生委主任杜珠只好再次硬着头皮替唐山分辨道:“其实为了硬化这条路,唐副镇长两年前便做了详细的项目规划,报告递上去了,市里一直没批。”

听说唐副镇长前年因为琐事离了婚,而计生委主任又如此热心他的工作,看来两人的关系有点微妙啊。

禹思安点点头:“所以,今天我没有等镇上的小车,当我亲眼目睹了这条路的路况,终于明白了纪云扬书记的苦心,就在昨天,纪书记还特意把我叫到了她的办公室,说了很多关于龙山镇的点点滴滴,说没有修好这条计划中的龙北大道,是她主政益临县五年间最大的遗憾。”

说着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无上天尊 规则怪谈:我能进行无限推演 真界神王 人间走一遭 天地万象图 王妃重生黑化后,把全家骨灰都扬了 眷灵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