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甚至还被皇帝拿出来示诸廷臣,认为颇有见地。
但余敏程恐怕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最终让自己还京的,不是那些山川水文地貌的记录,而是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西南时,听说某地夜间频频出现鬼火,十分吓人,然后亲自前去考证了一番。证明应该是当地土壤之中含有某种易燃的物质,因此才会有此等奇景。
有头有尾,有理有据,又解决了一个封建迷信的问题,这篇短小精干的文章他本来是送给朋友品评,结果在京城的传播度竟是不低,成了脍炙人口的绝妙好文。
然后这名声传进了宫里。
之后不久,农事部派驻西南的官员带着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老农赶来,开始在那鬼火烧过的地面上试种粮食。而原因是皇后看了他的文章之后,认为他对鬼火出现的地面的描写很符合“土地肥沃”的特征。
余敏程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据他所知,农事部在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试验田”,主要是为了测试不同的种子在不同土地上的生长情况,以便培育出更好的粮种。现在再增加一个,也很寻常。
然而这一年年底,这片无心插柳的土地获得了大丰收。而后根据农事部的研究,这里的土壤之中的确含有一种物质,它能够使粮食增产!
工部随之派人前往,探测并开采出了这种被命名为“磷”的矿物。
虽然如何用它制造出能够增加土壤肥力的肥料,令全天下的粮食都增加产量,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作为发现者,余敏程的功劳却是毋庸置疑。
他被召回京城,官职连升三品,跨过了五品这个坎,迈进了朝廷的核心。
但是随着各项研究的展开,却越来越发现,最初对磷矿的各种功用,估计得还不是很准确。越来越多的用法被发现,而余敏程的名字,也自然被所有人记住。他的那篇文章,更是遍传天下,就连不读书的百姓,也能随口说出一两句。
荣耀来得如此快,而且如此轻易,又是在自己从未想过的领域,余敏程居然觉得有些不习惯。
于是,在回到京城的第二年,他又上了一本奏折给皇帝,表示自己在外面懒散惯了,就算回到京城也不习惯这里的生活,还是希望能继续出去,把作为采风使的工作完成。
皇帝沉吟良久,最终批了“准奏”二字,又叮嘱他到了其他地方,也要细心观察不同之处,争取发现更多利国利民的东西。
余敏程:“……”
又过了几年,成熟的磷肥被制作出来。只需要将一点点肥料化入水中,浇在农作物周围,便可以大大增强土壤肥力,令作物丰产。
在这种肥料可以稳定批量生产之后,整个大秦的粮食产量便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风调雨顺之年,土壤肥沃的良田甚至可以达到产量翻番的程度。
然后李定宸惊讶的发现,大秦的粮食快吃不完了。
即使还要供给整个北方草原民族,也完全足够。毕竟除了本地所产之外,安南等地每年同样能够出产无数粮食。
李定宸可不是刚富起来的土财主,坐在自家粮仓里,睡着都能笑醒,却不知道这些粮食该怎么用法。有了足够多的出产,朝廷就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酿酒业兴起,除粮食之外的其他种植业同样也开始兴盛,丝绸、茶叶、桑麻、瓜果蔬菜……一片土地能养活的人多了,自然也有一部分人离开土地,去学手艺或是经商,市面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百姓们的生活需求自然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农家有了多余的粮食,养殖业也开始兴盛。在院子里喂养些鸡鸭鹅之类,不但可以增加收入,也可改善生活。更有人专门以此为生,扩大规模,做成远近闻名的大户。
这些变化,都一一看在余敏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