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六十一章 “巡洋舰”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舰队决战的时候,己方主力舰队又能拥有非常明显的火力密度优势。

在这样的基础上,战列巡洋舰还是非常保值的战舰。

二十世纪初设计的早期低速战列舰,到了二十年代就基本淘汰了。

二十年代新设计的低速战列舰,比如科罗拉多、纳尔逊、长门等,到了三十年代后期,二战开始的时候,又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二战爆发前才刚刚设计完成的新锐战列舰,大和、衣阿华、黎塞留等等,到了二战结束后就随着制导武器的成熟,迅速的淘汰退役了。

总结起来看,历史上的正统无畏式战列舰,其有效使用寿命通常只有十几到二十年。

那么一战时期的优秀战列巡洋舰呢?

以英国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为例,她在1915建成,在1947年拆解,前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发挥了主力舰的作用。

这种战巡的有效使用寿命超过三十年,甚至可能达到传统战列舰的两倍。

主要原因是航速竞赛,让战巡的设计,有了被动的先见之明。

远洋船舶的航速,通常用“节”表示,1节的意思是“每小时1海里”。

1海里等于1.852公里,是地球子午线上的1分弧长,60分为1度,360度为1圆周。

如果物体移动速度60节,每小时正好在地球表面移动1度弧长,360个小时正好环绕地球一周。

一战到二战期间,舰船动力系统迅速升级,海军舰队的航速不断提高。

二战时期形成的航母战术,更是要求舰队有至少27节,甚至30节以上的航速。

战舰水线以下部分的外壳形态,又要适应战舰的目标航速。

早期的传统战列舰,都是适应20到23节的短粗舰体。

就算改造更换新的动力系统,也很难达到27节以上的航速,强行推上去油耗也非常难看。

而且,传统战列舰的动力舱容量有限,往往装不下新型号的动力系统。

反倒是早期的战列巡洋舰,本来就是为27节以上航速设计的修长舰体。

为了容纳早期低密度的动力系统,动力舱通常都颇为巨大,升级空间非常的富裕。

所以一战时代建造的战巡,到了二战时代升级之后还能继续用。

也许无法作为真正的舰队核心主力了,但是二战的舰队主力也已经变成航母了。

不过在制导武器成熟之前,航母编队中仍然需要高速主力舰护航,同时作为大型防空平台。

战巡依靠天生的高航速,能在二战的大舰队中继续拥有一席之地。

至于一战的传统战列舰,到了二战时代都因为跟不上航母,被直接淘汰出了主力舰队。

除非给低速战列舰再接上一截船壳,拉长舰体的水线长度,把船壳里面结构全部拆了重建。

这种改造费用实在是太高了,历史上这么干的只有意大利人。

他们在二战前改造了四艘一战老船,费用足够建造2.5艘新锐高速战列舰了。

二战时代的“新锐战列舰”,或者叫“高速战列舰”,是无畏式战列舰的最终完全体,也是大舰巨炮时代的图腾和象征。

包括衣阿华级、黎塞留级、维内托级等新锐高速战列舰,都是在拥有传统战列舰的防御力和火力的同时,同样拥有战列巡洋舰的高航速。

高速战列舰,可以看做是完全体的战列巡洋舰。

但是战列巡洋舰战术上的继承人,却不是二战时代才出现的,这种新锐高速战列舰。

而是巡洋舰根基上发出来的另一枝花——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的战斗模式,已经抛弃了传统前卫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完本】邪妃戏美男:拐个王爷回家玩 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 四合院:系统逼迫下和众禽兽恶斗 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 熢火之下 三国:御龙归字谣 锦衣映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