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93章 结案报告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张军带着应急小组入户调查,发现赵来福家里养着观赏性水生植物——滴水观音,水瓶中漂浮着许多蚊蚴,院子里也种着许多绿植,隔着半人多高围墙的隔壁赵大树家的院子里还堆着许多制鞋废料,有苍蝇和蚊子在院子内飞舞。详细询问了赵来福在马来西亚的工作生活经历,发现他在马来西亚居住地是登革热疫区。采集了赵来福的血清标本,经疾控实验室检测,登革热IgG抗体阳性、核酸阳性。

赵来福因此被确定为本次疫情的首发病例。

病例吴大力是赵来福的工友,同时从东南亚回国,回到云溪镇吴家村,发病时间比赵来福晚7天,并在发病的5天后,同住的其他家人出现发热症状。

应急小组推测,赵来福和吴大力在东南亚时感染登革热病毒,回国后先后发病,并通过伊蚊叮咬将登革热病毒传播至周围环境伊蚊中,周围人群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传播媒介——伊蚊叮咬感染,造成登革热疫情扩散。赵来福和吴大力是本次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传染源。

经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除了首发病例赵来福的资料,还得到了云溪镇其他登革热病例的时间、地理、人群分布情况。

拿到这些信息后,流调组开始划定疫点和疫区,划定以每个病例居住家庭或工作场所为中心周围半径100米的范围内,作为疫点。划定云溪镇为疫区。

应急小组开始规范发热患者管理。对来自云溪镇及周围乡镇的发热患者进行登记即日报告制度,对疑似病例,采集血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现症患者实行住院隔离,隔离期限以发病之日起不少于7天,对登革热疑似病例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对接触者进行15天医学观察。

确定本次疫情为登革热疫情的同时,市应急小组指导县疾控对云溪镇进行病媒监测。

初期,流调小组在云溪镇共捕获成蚊128只,其中白纹伊蚊26只,占20.31%。捕获蚊蚴400余条,检查19户家庭,共有积水容器96只,其中18户家庭的62只积水容器中白纹伊蚊幼虫阳性。经计算,布雷图指数326,容器指数64.58%,房屋指数94.74%。

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 x)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也就是平均每百户内有伊蚊幼虫孳生的容器数。“布雷图指数”在5以下,属于安全范围;如果该指数高于20,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蚊媒传染病的流行。

通过对云溪镇和周围几个乡村(吴家村作为重点调查村)的蚊虫密度调查,布雷图指数竟高达100以上,已经远远高于安全范围,蚊子密度过高是外部病例输入引起本地疫情暴发的关键原因。

之后,消杀组开始协助疫点疫区进行室内外紧急灭蚊,迅速降低成蚊密度,用药物灭蚊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消除蚊子孳生地地,全面进行翻盘倒罐,填塞竹洞树洞,铲除杂草,疏通下水道、河道,处理室内各种小积水、花瓶、盆景,同时加强疫区内蚊虫密度监测,很快疫区的布雷图指数降低至5以内。

应急小组对早期病例和特殊病例的传播链进行调查,首发病例赵来福居住地周围半径30米范围内,共发生14例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其中赵大树、赵小花和赵小果一家三口就住在首发病例赵来福隔壁,物理距离10米范围内。

现住院的女护士是曾经护理过首发病例赵来福的护士。

在对病例扩大搜索时,还发现了5例不在云溪镇居住的患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5例患者在发病前15天内均有去疫区云溪镇短暂居住或逗留史及蚊虫叮咬史。根据暴露时间推算,该5例患者的潜伏期在4~10天之间。

几天后,疾控实验室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本次疫情登革热病毒,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稀有女性,在星际的捡破烂生涯 泛泛之妖(1V1) 四合院:许大茂的新生 我不做A了!(穿越) 我才是豪门 男二一心搞事業[快穿] 惨!我家一夜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