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五十四章 青海,青海。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这个时候还真的是马步芳自己找死,前几天马步芳的一个骑兵营袭击了蒙古的一个部落,还杀死江强他们的三个士兵这个时候正好给江强他们一个最好的出兵理由,这个时候的唐聚五命令在蒙古的俩个师和一个坦克旅,新疆的一个师从哈密出发直接奔向安肃道,设道尹。1927年改尹为“行政长”。这个时候就一个营几百人吓得马上投降,这个时候也是把有罪的那些太坏的人杀了,最好这些当兵的留下五个人其他的人往张掖方向前进,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张掖面积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

秦汉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成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西汉时期,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

两晋南北朝时期,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唐时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着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经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着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曲》《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北宋时期,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明清时期,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1927年,设张掖县。

这个时候张掖就一个团的士兵看见大量的军队围过来,想都没有想就全部投降,这个时候的马步芳在西宁已经是惊慌失措了。心里想,不就是抢了你一个商队,也没有把我们青海全部拿下的意思吧。这个时候的马步芳想宁夏的马洪奎求救,那个马洪奎的人说,我们暂时不要动,那帮上海人就是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选择女仆开始领主生活 混世神医 网游之暗影盗贼 不朽尊神 我在女尊淡然处世 从获得神格开始无敌 易修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