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里的壮劳力,不准回去大家都军心不稳?”
朱植真是觉得好笑,自己了解的明朝军屯制度。 明确规定了边地卫所士兵七分务农。 三分守备。 现在可好,训练都不干。 只想回家种田,有这样的军队吗?
朱植道:“怎么有这样地规定,不是必须有六成士兵留在军营吗?”
叶旺道:“按军制的确如此,可是农忙期间回家务农却是不成文的规定。 他们每家都有五十亩田,不回家种地,恐防耽误了农时。 ”
朱植不好责怪什么,这不关官兵的事,都是老朱地军屯制度给闹的。 谁家放着土地不种在兵营里训练,到时候规定的赋税交不上怎么办。
明朝的军屯制度十分搞笑,几乎是全军都得种地。 老朱认为这样一来,养军百万可以不耗费国家一颗粮食。
是什么让朱元璋产生如此不切实际的幻想?全因按照规定,每个军户受田五十亩,以米十八石为最低标准,其中十二石由军户自用,六石上交军仓。
还规定了内地军卫二分训练,八分耕种,边塞军卫三分训练,七分耕种。
甚至有记载军卫最高缴粮两千七百万石,几乎抵得上明朝全年田赋的数量,可惜经后世学者查证,这不过是一个yy的数字,军户缴纳的税粮从来没有达到过那个数字地十分之一。
既当兵又务农绝对是荒谬的想法,明朝一般民户的缴租比例是三十税一;一个军户的缴租比例竟然达到三税一。
真把“解放军”当成为人民服务的活雷锋啊!一方面要保家卫国,流血流汗,一方面要耕种着天下最昂贵的土地,加纳最离谱的租子。
你叫军户如何能心理平衡,这又不是共产主义,人民思想情操极度先进。 所以为什么军户到了永乐末年就崩溃了,废话,天下没有那么傻的当兵地。
朱植苦笑着回味眼下地困境,一拍桌子道:“当兵的不应该又卖命又养活自己。 你们去研究一下,拿一个办法出来,我看,由官府向军户发给禄米,弥补不能忙农活地损失。
我看这可以从上五卫试行。 ”
铁铉道:“使不得啊殿下,军屯是皇上规定的制度,这样改变可是要冒天下之大不讳。 再者,我们辽东赋税少,如何能养活十一万人之多,殿下三思。 ”
朱植道:“那铁长史倒是想个办法,辽东军要训练,这农时耽误,谁担待得起。 ”
铁铉道:“要不这样,这个春天先不忙改,让士兵回家农忙,等夏天再慢慢商议一个办法,徐徐图之。 ”
朱植知道铁铉一番好心,现在看只能这样了,于是吩咐铁铉:“好吧,先这么办吧,七月之前鼎石一定要帮我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看还是围绕着征兵想想办法,反正现在辽东有三成的士兵都是征召的。 ”铁铉苦笑着,谁让自己多嘴,把这麻烦差事领了下来。
朱植心里总惦记着在辽东引种水稻之事,既然自己强调任何工作从实际从实践出发,不如亲手试试。
他带着几名农民出身的侍卫在军营旁开辟了十亩水田,分别种上了淮南、占城、江南三个地方的稻种,倒要让那些官员们看看,水稻到底能不能在辽东耕种。
朱植的行为又引起了官员们的悱恻,虽然朱家一向重视农业,每年春天朱元璋都会到郊外劝农。
但那不过是拿着锄头意思意思,可现在朱植千金之躯亲自下田耕作,官员们可受不了。
杨荣、姚善等人纷纷劝阻,朱植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讲明这样做的道理,众人一听,既感叹又不理解。
不过到了辽东之后,朱植的新鲜主意官员们也已经屡见不鲜了,既然王爷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就连姚善也带着自己的佳人在后院开辟了两亩地种上稻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