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14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第二次遵義會議上再次力排眾議

當時黨內最重要的領導工作是指揮軍事鬥爭,實際結果證明了毛澤東確實在指揮上高於他人一籌。二渡赤水後紅軍重占遵義獲勝,許多領導人又過高估計自身力量。1935年3月10日至11日,中央在遵義縣楓香鎮一個叫苟壩的偏僻小山村開會,討論是否攻打打鼓新場、下一步的戰略方針和改組軍事領導等問題。多數人摩拳擦掌贊成出擊,只有毛澤東認為急於進攻將有覆滅的危險。據當事者回憶,毛澤東甚至說:&ldo;你們硬要打,我就不當這個前敵總指揮了。&rdo;

結果在民主表決中,會議仍然做出進攻打鼓新場的決定。周恩來擬好作戰命令後,夜不能寐的毛澤東又提著馬燈跋涉五里多路,走來再三勸說。這時,負責無線電偵察的二局又發來敵軍已有增援的急電,周恩來馬上接受了毛澤東的意見。

鑑於毛澤東的意見正確,軍事行動需要集中指揮而不能事事開會表決,中央便決定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組成的指揮小組。在毛澤東為首的三人小組指揮下,中央紅軍靈活機動地甩掉了追兵。

徹夜工作,白天在擔架上能睡一會兒

毛澤東長期在艱險的戰爭中思考問題,總被失眠困擾。據當事者回憶,每到宿營地,他馬上查閱電報和地圖,一面抓衣服上的虱子一面思考下一步的行動,徹夜工作。早上部隊出發後,他在擔架上能斷斷續續睡一會兒。為減輕擔架員負擔,下午通常又騎馬行軍,邊走還邊同身邊的領導人研討問題。

征途如此艱難,毛澤東仍在戎馬倥傯之際,以吟詩賦詞抒發胸臆。如同他後來所說,許多詩作是在馬背上哼成。邁步雄險的婁山關之悲涼,三軍過後盡開顏之愜意,放眼陝北千里冰封之豪情……詩人風采,躍然紙上。&ldo;萬水千山只等閒&rdo;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極大地鼓舞了指戰員去戰勝艱難險阻。

妻子、警衛員和窮人讓他流淚

毛澤東有著鋼鐵般的性格,也有著深深的同情和摯愛。紅軍進入貴州後,他發現窮人血汗已被榨得一乾二淨,被稱為&ldo;干人&rdo;,每逢見到這些人求乞都感到心酸。寒冬中路過烏江南岸的劍河縣時,毛澤東看到一位穿破爛單衣的老婆婆帶著小孫子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他當即脫下毛線衣,並叫警衛員拿了兩袋乾糧,一起送給老人。身邊的同志還看到,這時的毛澤東流下了熱淚。

長徵到達盤縣時,賀子珍在敵機轟炸時為保護傷員被炸傷了17處,醒來後要求把自己寄放在村裡的老鄉家,不拖累部隊,並得到單位領導同意。毛澤東趕到後,見到滿身鮮血的妻子不禁抽泣起來,又命令用自己僅有的一副擔架把她抬走。後來賀子珍感慨,此舉救了自己一命,否則就是不遇到敵人,農村也沒有治療條件,躺著也只有等死。

中央紅軍到達西康的甘竹山時,毛澤東又遇敵機轟炸,身邊的胡昌保中彈犧牲。看到這位從江西蘇區就跟隨著他的警衛班長,毛澤東又一次流下熱淚,並和其他同志一起動手掩埋了他。後來接受美國記者斯諾採訪時,毛澤東還回憶起這個警衛。

【點評】在實踐中樹立崇高威信

長征以前,毛澤東的軍事領導主要在中央根據地局部範圍內起作用,一度還遭排斥。在黨中央居於統治地位的,仍是照搬外國經驗的軍事路線。無情的事實證明,那種唯&ldo;國際指示&rdo;是從的教條主義,只能把革命引入絕境。毛澤東擔任最高領導後,才真正解決了當時黨和紅軍要解決的兩個根本問題:一是如何求生存,二是如何求發展。他的崇高威信,正是經過成功與失敗兩個方面的鬥爭實踐而樹立起來,最後得到黨內軍內共同擁戴。

當年陳毅曾說,我們都是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她是男主好兄弟 男尊女贵之情债难还 狼性老公,玩刺激! [ABO]偏執A他又黑化了 不配 夫人如此多嬌 我在游戏里面当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