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58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但這樣想的人,許多都已經身首異處了。

芳卿決定先把皇帝的生父放在一邊,先從當年先帝立下傳位詔書時查起。

「當時的六位老臣,三位致仕,其中兩位回鄉榮養,相繼在同光三年和同光四年之間亡故。前北衙禁軍統領徐慶因九大罪狀於同光二獄,被陛下判了死罪。一位任鳳池大人病逝,您還去年還去弔唁的。」舒婧之一一查明了。

除了以上五位,還有最後一位老臣,正是郁府原主宮氏的家主,前禮部尚書宮靜。

芳卿看著她整理的幾位老臣的生平,點了點頭,「是,我記得。任大人身患沉疴已久,元熙年間就已經連上朝都要人攙了。」

舒婧之還不知道她查這個做什麼,但這種事情,不知道反而更易保住性命。

芳卿又瞧了她一眼,突然靈光一現,再次吩咐道:「你再去替我查一查那天在千秋館伺候的太監宮女。」

說完,她便起身向御史台走。

天色已晚,穹廬罩下一片發黑的靛藍,只有紅色的宮牆上頭還落著一層橙色的餘暉。宮中各處已經點好了燈,但靜謐的宮苑深處仍然昏暗朦朧。

各部員的官員早已下值,此刻只剩下極少的司官值夜。芳卿一路上碰見了兩隊巡邏的殿中軍,但連決並不在其中。

她提著燈匆匆趕到,御史台只有孫濟海一人坐在油燈下抄書。

孫濟海見了她就像見到活閻王,先下意識把手裡寫的東西藏起來才來見禮。

「令君這麼晚是有何公幹啊?」他腆著臉問,生怕她不是為了公幹而來。

芳卿對他藏著掖著的東西沒有興趣,開門見山說:「幫我查一下元熙三十一年癸卯所有當值的御史。」

「元熙——」

孫濟海比舒婧之還摸不著頭腦,但還是麻利地去翻起了存檔。

他一邊翻一邊回想元熙三十一年癸卯是什麼日子,還時不時瞥芳卿一下。她泰然自若地在堂間找了一處坐下,也不催他看茶。

孫濟海這才想起來還沒給她上茶。

芳卿抬了抬手,「你先查你的,我不缺你這口茶。」

「令君這次查的事兒這麼要緊啊。」

孫濟海又走回去翻冊子,試圖打聽打聽,但芳卿卻一個字都不與他多說。

說了只會嚇死他。

皇帝或內閣每次議事,除了參議的大臣,還有一名御史。不過御史只負責把門兒,監察是否有人泄密罷了。若草詔當日值守的御史仍舊在世,說不定也是一個切入點。

孫濟海扒拉了半天,終於找到了。御史台的檔案,按理不該給芳卿看。但此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十分殷勤的把冊子拿了過來。

芳卿一看,當日三名御史值守。她對元熙朝的官員並不熟悉,尤其是芝麻官大的御史。果然,她對其中兩個名字毫無印象。

她對孫濟海指了指:「這兩個人是?」

「哦,謝如峻在同光元年就得罪了長公主不是?辭官回鄉教書去了。」孫濟海答道:「另一個老姚去年外放到青州當知府了。」

芳卿聽完,心裡已經有了數。她將冊子遞了回去,起身就走:「多謝孫御史了。」

「豈敢豈敢。」

芳卿還要回吏部查查這兩個御史的來歷,但不過是出於慎重考慮。實則她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即那天到千秋館監察的很有可能是頭一個御史。

舒婧之的祖父,左都御史舒榮。

孫濟海小心地將芳卿送出門,還不等鬆一口氣,腳步就頓住了。

台階下,一個身形挺直的年輕侍衛「剛好」經過。

連決的腰間掛著一柄刀,也不知什麼時候多掛了一個銀魚袋。他立在當下,即使在黯然的月色下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霸道少爺請留步 榮華樂 開局一本生死簿 卡牌人生[重生] 重生三國之溫侯親衛統領 江桃里 攝政王和人撞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