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14章 和大儒蔡邕清谈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玄学”的风采。

平等宽容的环境。

严格的逻辑推理。

精致的言词。

美丽的仪态风度。

蔡邕全身心地投入,除掉各种利益、彼此身份、最终目的等。

没有现实的羁绊,不同志向者的阻挠。

蔡邕真切地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满足,主宾二人彼此交锋,反复争辩。

“既然‘无’为根本,‘有’为末端,为什么圣人孔子不肯言‘无’,而老子却反复阐发’无’?”

蔡邕精通儒家经典,对老庄之学大致地涉猎。

面对曹操融合了儒、道两家的“玄学”,有些招架不住。

“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

“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其所不足。”

曹操目光如炬,慷慨陈词,阐述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的玄学侃侃道来,雄辩滔滔,胸中酝养着浩然之气。

蔡邕思路清晰,言简意赅。

他以儒学为基,引经据典,都是严密的名学。

学识宏富,议论渊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此‘不仁’何解?”

蔡邕向曹操发难,成竹在胸。

天地没有所谓的仁慈的,更没有所谓的仁爱。

祂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天地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这里面蕴藏着“黄老学说”的精髓。

大汉“文景之治”,正是以黄老学说作为主导。

刍狗的后一句是: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人间天地,和一个风箱一样。

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文景之治”时期,官民比例达到了惊人的八千比一,八千百姓供养一名官员。

朝廷推崇“无为而治”。

到了唐朝为四千比一,明朝两千比一,清朝九百比一,民国三百比一。

儒家治世,比例越来越失衡。

“《论语》曰:‘予之不仁也’,《孟子》曰:‘不仁暴其民’,此不仁为冷酷、残忍、残暴也。”

“黄帝内经《素问》之‘不痛不仁’,可解释为麻木、感觉丧失也。”

“先生所问‘不仁’,肯定是后者。”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曹操从容应答,蔡邕惊为天人。

天地没有为野兽种植草料,但野兽能以草为食。

天地也没有为人类生养狗类,但人能以狗为食。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

“立天之道是阴和阳。”

“立地之道是柔与刚。”

“立人之道,是仁与义。”

曹操侃侃而谈,引经据典。

蔡邕心情极好,脸上笑意不断。

像曹操这样的年轻思想者,怎么可能被鸿都门学的污浊感染?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错上妖孽邪王:一品无赖妃 大唐第一亲王! 特种兵之我能复制万物基因 大学士 那些年,屌丝们玩的魔兽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