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二十九章 府兵弊端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李智云吸了口气,知道自己所说这些还不足以让所有人信服,但他对李靖有信心!本来李靖就已经初步具备了军事家的素质,其后再加上自己为他安排学习的现代军事知识,一定能将他推上军事大家的地位,震瞎某此人的眼睛,这时也不必再过多说。于是他道:“皇兄,既然目下突厥战俘的事比较紧急,那就由臣弟来解决吧!”李世民自然点头允诺。

随后,李智云安排新任的左武侯卫大将军、卫国公李靖主持对突厥俘虏的甄别工作,十二卫将军府派出录事参军辅助,民部派出书吏记档,要求在十日内完成甄别工作。至于民部尚书裴矩所说的粮食问题,对李智云来说却是容易的很,只消回现代一趟,买些回来即可,对于物质大丰富的现代,只要有钱,多少粮食都买得到。

再议完几件政事,天色已经中午,众臣散去,李智云则留下来与李世民移驾偏殿,一边用餐一边继续商议最重要的问题。

说实话,李智云感觉到古代的官制很乱,作为一个现代人,猛地来到这个时候,真是看得眼花缭乱。唐代的官制同样沿用隋制,分职官、文散官、武散官、爵、勋五种,就拿李智云自己来说,他目前的职官是尚书令(正二品,在本朝,之前只有李世民任过此职);

文散官为特进(正二品)、加九锡(超品);

武散官为辅国大将军(正二品),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超品);

爵为镇国楚王(超品),位列诸王之首;

勋为大柱国(超品),本朝唯一。

他一个人横跨文武,位极人臣,说起来显赫威风,却也是复杂难记,一众大臣应该可以记得清楚,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可能只记得他是楚王殿下,是皇帝之下的朝堂第一人罢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目前的教育普及水平太低,识字的都少,根本难以理解朝庭复杂的官制;另一方面则是这种事与百姓相距太远,知道不知道都无关紧要。这当然也是自古皇朝的有意为之,皇族、贵族和世家无不信奉着愚民政策,生怕百姓们知道的太多、懂得太多,觉醒反抗意识。

李智云来自于未来,见到过全民教育水平提高后爆发出来的惊人创造力,短短几十年间,把一个落后国家的建设推得飞起,不断赶超先行二百年的西方世界,国民们更加自信、更加关心国家大事,连最基层的市民都了解国家的政体和官制,这才是一个强国的姿态。

因此,大唐的官制改革势在必行,但他知道这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于是他决定从相对重要但简单些的军队改革做起。

酒桌上,对国家军事力量的事情,作为马上皇帝的李世民说得头头是道,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府兵制度的推崇,认为这是当下最好的军制。李智云却对此持反对意见,他只问了一句话:“二哥,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基础上,如果以后田不够分了怎么办?”

“田不够分了怎么办?”李世民有些懵,现在大唐立国不到十年,之前的多年战乱造成了现在的大唐境内实际上是人少地多的情况,有大量的土地摞荒,无人耕种,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说“田不够分”?

“唉!二哥,先不说必然会发生的土地兼并问题,就说人口增长的速度,顶多再有三十年,估计均田制就维持不下去了。”李智云喝了口酒,悠悠的道。

“啊?怎么可能?”李世民大是惊讶。

“武德元年,大唐有180万户,按每户6口计,有1080万人;武德七年,有219万户,同样按每户6口计,有1314万人。短短六年,增加人口超过五分之一。这还没算奴婢、部曲、官户、匠户等不课税人口,更有勋贵、世家隐匿的大量投献人口。”李智云有系统随身,从《旧唐书》里扒出的数据张口就来。“二哥,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兽降临海贼世界 三国枭傲天下 镇疆军 逍遥小书生 妃朕莫属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