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六十七章 罗官人现身,玩弄是非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接连着两次宝塔出事,众人对传言就越来越深信不疑。第二日下午,知县听说建塔接连遭遇怪事,昨夜还被火烧了,就带着一大群人前来查看,只见塔楼内尽是黑黢黢的炭灰,却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心愁这建塔之事不成,升迁无望,竟然连起火的缘由都没有询问在场的工匠,就皱着眉头回到了县衙。这时就有人把那传言讲给了他听,这知县也不想深究到底怎么回事,他只想要有人尽快把塔子建起来,于是就想借着组织第二次募捐为名,另选一人来牵头。

于是手下衙役赶快张贴了告示,准备明日在县衙再次募捐建塔钱财物资,并推选牵头监造之人。志远和书林听说知县要来接手此事,也不想再趟这趟浑水,赶紧把各位工匠剩余的工钱给结算了,也把仅剩的一点儿费用交给了周杰,让他到时候捐了,然后就收拾了东西回家忙着春耕了。

第二日上午,县衙前挤满了来捐资的乡邻,大家都担心那水妖兴风作浪,硬是从牙缝里省下了点余钱,拿来捐建镇妖宝塔。这时,知县大人也出来了,让主簿把百姓捐的款项多少一一记录,然后从中挑选出几名捐款数额最大的交给他,由他来认命牵头之人。到了中午,正当众人等待结果之时,罗官人现身了,只见他穿了一身崭新的绸缎衣服,精神矍铄,看上去有几分贵气,虽然表面对众乡邻客客气气,但是却也挡不住眼里的寒光。他对着登记的主簿说道:“我要捐一百两,帮助乡邻们把塔建好!”,说着就从怀中拿出了一大锭银子,还举着给乡邻们看了看,然后才交给了主簿。眼见其他乡邻都最多只捐十来两,罗官人捐了一百两,这主簿立马拿着银子告诉了知县。

这知县一听有人捐了一百两,心想此人是个热心肠,也没有打听这人的具体来头,就直接来到县衙前,要见见这人,只见此人穿着绸缎衣服,还有几分讲究,就觉得这人不错,于是当即宣布:“此次建塔,事关重大,罗官人捐资一百两,实属深明大义、造福一方。此次建塔监造之事,非罗官人不成。”乡邻看着罗官人捐了一百两,又得知县夸奖,就也觉得不错。

话说这罗官人,虽然有一个官人的称呼,但其实跟官家并没有多大关系。他只读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能写几封书信。倒是他家老婆,会做得一手好菜,为人也精明能干,一直在县衙做厨娘,伺候过好几位知县。也正因为这层关系,他家跟县衙里很多捕头衙役有交往,他的二儿子还认了刘捕头做干爹。因为认识很多县衙里的人,办起事来也格外方便,就有不少人托关系走后门的找他帮忙,渐渐地就有人恭维他,喊他罗官人,他也非常喜欢这个称呼,于是慢慢的就自称为罗官人。他们一家最开始的主要收入就是她老婆从县衙里捞的油水,慢慢的,家里几个儿子,也跟前来托关系的一帮地痞流氓、小偷打成一片,大家都称他们是罗家大公子、二公子,渐渐地就有了很多不义之财。知晓这罗家底细的人家,走路都绕着他家走,生怕被这罗官人算计,更不允许自家人跟他们家打交道。

话说这罗官人接过牵头建塔之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募捐所得钱财接管了过来,虽然穷乡僻壤,但是几日下来,乡邻还是陆陆续续凑齐了几百两银子。他一手负责各类采购花销,从不让别人插手钱财之事,要是有人问起,就对别人各种挖苦嘲讽,几个为非作歹的儿子也不问是非缘由,上前逮着人就打。至此,再也没有人敢过问钱财花销之事。

看着被火烧的塔身,他也没有想着加固,只象征性的带着人去拉了些火砖回来,其实车子里面全是泥袋,只外面一圈是砖;去采购木材的时候,嘴里大声嚷着要买最好的木料,但实际却是买了最便宜的被虫蛀了的木料。然后就趁着人不注意,让工匠把这些烂木料做成了楼板木梯,又赶紧漆上了漆,最后还把原先火烧过的塔身粉刷了,看起来就焕然一新。

很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种田良缘,首富侯夫人 沒有煙總有花 总裁说他想复婚 软玉生香 魔女降世,邪帝你别走 墨爷的心尖宠妻 酿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