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第63章 63.成立制衣小组
二是瓜种的因素,本地笨西瓜在风调雨顺年景的收成,最高也就是亩产五千斤,这用的是空间里面的瓜种,产量才能达到这么高。
三就是西瓜小组的功劳了,韩思正不愧是老庄稼把式,有计划让西瓜坐胎,确保主藤蔓的西瓜能成熟不夭折,也是增产的一个技术保证。
十亩西瓜卖了六千五百块钱,尽管没有全部落到韩永秀家那个床头成年不开一次锁的柜子角落里,可村里添置了这么多大件,还有家家户户分的菜籽油,布匹,都是西瓜的功劳。
韩述苦觉得种这十亩西瓜值了,三人组天天高兴地合不拢嘴,村里大人小孩都高兴地傻笑。
真值!老百姓不就是这点念想嘛!
这一个月来,来小码头村里走亲戚的成群结队,不是出门闺女领着外孙外孙女回娘家看姥姥的,就是侄女侄子来看她姑姑的。
真正应了那句话“门前放着讨饭棍,亲朋好友不上门”。
这几年,小码头村日子过的艰难,都是村里人出去找亲戚借粮食的,哪有谁来小码头村走亲戚的?
现在亲戚朋友踏破门槛,还不是家里有西瓜吃,还不是家里有菜籽油吃?还不是家里有了几米布?
瓜地全部清理干净,韩述苦要求都种上萝卜,三人组表示怀疑,这都九月初了,十月份就开始种植小麦了,赶的上吗?
可这少年振振有词:“小麦可以往后延期大半个月种植,到时候萝卜长成啥样都行,主要是喂养鸡鸭兔,还有猪饲料,我们现在要千方百计的收获饲料,让应冷以后的张嘴货有啥吃,这是年跟前我们的又一大创收项目。”
得,听人家的吧,种地他不行,可论挣钱,全村人绑一块也不如人家。
木料陆陆续续都买回来了,大米县卖木料的大队不约而同不要钱,要东西来换。
都是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谁呀?小码头大队种西瓜发财了,小码头大队秋季的玉蜀黍和红薯没有一棵旱死的,肯定得是个大丰收。
所以大米县有木料的大队看上了小码头大队的粮食,像要小麦了,秋收后的玉蜀黍了,红薯了都要。
他们大队都不种植吗?种了,各个大队啥都种植了,玉蜀黍,红薯,高粱,谷子,黑豆大豆,芝麻,全乎乎的,奈何天太旱,收成已经定局了,肯定大减产,冬天还得挨饿是板上钉钉了。
所以这些大队干部也是猴精猴精的,木料有的是,不够了去岗上树林里砍呗,就是粮食紧缺呀!不趁机换成粮食储存起来应急,要钱有啥用?买粮食都没有地方买!
那为啥不学韩述苦挖井抗旱呢?呵呵,挖一眼井配套下来得二百块钱,有几个大队小金库里有二百块钱?
不是谁都像韩述苦那样,是个重生货呀,这时代的人都是老老实实按照上级要求干活的,谁都不会出花样逞能,这叫按指示办事,典型的等靠要,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用承担责任。
吴老三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弟弟,背着全套木匠工具,住到了小码头大队院。刘兰英把最南头的两间房子腾出来让四人打地铺住下来,他们的工具也都放这个屋里,自己看着踏实。
大队又派了韩思根的老婆吴玉兰,在大队院支锅给这四人做饭,也就是家常便饭,粮食大队有,青菜萝卜都不缺。
吴玉兰就是给小刚妞妞分一个窝窝头的那个妇女,韩述苦一直记得人家的情谊,趁这个机会给韩永昌暗示了一下,韩永昌就安排吴玉兰负责给吴老三四人做饭了。
可不要小看到大队做饭,工分一分不少,还能揩油,每顿饭不可能做的正好吧?
肯定会有剩余,韩述苦要求蒸的是包皮馍,现在小码头村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但有几家吃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