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四十七章 选拔人才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易清山抢先开口道:“姚兄弟啊,不必太急了,我们这不是回来了吗,你应该多注意你的伤口才是。”

姚义平连连摆手,忙询问这几天为何无故失踪。

易清山也甚是高兴,于是笑着将这些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姚义平听。

姚义平听后恍然大悟道:“哦,听大哥的意思原来是去打猎时偶然救了一个姑娘,然后就跟着索伦人回了部落。”

金圣贤这时出来补充道:“后来去了威虎山将守军调遣出来,在路上消灭了一个鞑子部落,损失略微有些大。”

李拾壹闻言也赶紧说道:“要论杀鞑子我李拾壹是当仁不让,那天我一刀砍死了俩鞑子,忒解气!”

见几人都功勋卓着,姚义平也不甘人下,将这几天他在宁古塔所做的事都说给了几人听,表示自己也没偷懒。

“什么?宁古塔竟然也有科举考试?还有匠试,简直是闻所未闻啊。”参加参加过科举考试的金圣贤惊呼出声道。

要知道科举考试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清代科举在报考上的种种限制尚且不说,仅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

参加科举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没有十年寒窗苦,哪来金榜题名时。实际上,一个孩童从启蒙到参加考试,需要经过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试想一个普通的家庭在温饱尚且难以解决的情况下,还要贡献出一个成年劳力,其经济压力该有多大。

这仅仅是在生产方面而言,事实上,参加科举还有其他的直接费用。比如到县城、府城、省城、京城的来回路费、住宿吃饭费用,还有各种名义的担保费用。

这些都不是普通人家可以负担的,除了举债之外别无他路,可在没有获取功名之前,又有谁会借债呢?

从清代进士的出身来看,真正出在寒门的仅仅是极少数,这个比例不会超过10%,绝大多数进士都拥有一个较好的家底。

出身寒门的进士,不是父母铁了心要让儿子成才,就是他本人天赋异禀,半工半读,否则决难攀上科举的最高峰。

再者,科举之路异常艰辛,能一次性顺利通过院试、乡试、会试的少之又少,至少笔者还没有发现有这样的人。

就是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也在会试中落榜,还有曾国藩也是考了多次才取得了秀才的功名。

从院试到会试,这中间就有九年的时间,如果在哪一个阶段蹉跎一下,就是十几甚至是数十年了。

而课本中曾提到的范进五十多岁才考中举人,考中前家中不仅异常穷苦,连吃饭都得靠着老丈人救济,翻身中举之后变得疯癫也在情理之中。

据后世统计,清代进士的平均中举年龄是28岁左右,这么长时间的应举,其经济负担可想而知。

经济条件是参加科举的基础,但能否考中进士则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文化氛围。从清代进士的出身来看,大部分进士都出自书香门第,甚至很多都是官僚之家。

这也不难理解,父母如果是个文盲或是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很难教育孩子的,而孩童的启蒙教育尤其重要。

官僚之家的孩子从小就聘请名师,或是亲自指导,他们对科举考试的内容十分清楚,且在文章、诗词、八股文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这样便容易引导孩子使之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

以曾国藩为例,他的祖父曾玉屏在世时,家庭条件算得上是一个小地主,正是有了经济基础,这才培养自己的儿子曾麟书参加科举。

但因曾玉屏文化水平不够,无法亲自指导儿子读书。加上曾麟书天赋也一般,他参加了16次院试才好不容易考得一个秀才,而仅仅是这个秀才,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逆天驸马爷 我在当代说三国 荣耀大秦 三界趣谈 咸阳败家子 胖揍暴虐王爷后她怂了 混在新宋当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