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 6 章 唐末农民起义2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栈中,久久无法安眠,神情落寞。

人们似乎只关注诸如王勃、李贺那种天才,诗文一出,惊才绝艳,立刻就能被人所追捧,即使出身落魄,也有许多大家愿意提携。

可绝大多数学子都是视频里那样,四处碰壁,他们虽然不是天纵英才,可也苦读多年,有扎实的基础,能当好大唐的一块砖的!

酒坊的学子感同身受,有一些甚至借着酒意放声痛哭。

李世民看着天幕中的学子也颇为心酸,他曾豪气冲天的说:“天下英才皆入我彀中!”

现在想来,英才终究是少数,他要为更多的寒门弟子谋一份出路才是。

他目光炯炯的扫视过殿中的每一个人,沉声道:“诸位,朕决意推动科举改革,谁赞成,谁反对?”

………………

虽然天幕诉说了唐朝科举的种种弊端,但秦始皇越听眼睛越亮。因为他们大秦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人才选拔方式呢!

不然也不至于基层官吏不够么不是?

不过……现下里黔首中有读过书的实在太少了。

不管是竹简还是布帛,都不是普通人家能负担的起的,想要通过考试提拔人才,就要先有许多读书人才能优中选优。

我大秦,要走的路还很长啊!

“各位爱卿,”他指着天幕上播放的影片问到,“这些学子手中那白色的锦帛是何物?”

丞相冯去疾回禀:“陛下,臣观此物轻薄简便,书写时自然流畅,不似布帛那般容易变形,想来是后世所制新的书写工具。”

“这我当然知道,我的意思是,我大秦可能做的出来?”

[在唐朝前中期,因为几代皇帝接连打压门阀,整顿吏治,整个帝国还处于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状态,所以考中进士的名单里,还是有一小半底层平民学子的。

但等到了安史之乱后,朝政崩坏,帝权旁落,朝政重新被门阀和宦官把持,那便是连装都不装的,平民子弟再难进一步。]

天宝五载,大明宫中。

唐玄宗李隆基正搂着他新立的杨贵妃观看天幕。

“啧,这是天幕第二次提到安史之乱了吧?也不知是哪个不肖子孙作出来的。”

反正肯定不会是英明神武、再造大唐的他。

杨贵妃捻了一颗荔枝送

() 到李隆基的嘴边,笑道:“陛下圣明无过,纵观历史又能有几人似陛下呢?何必为后辈儿孙气到自己。”

“爱妃说的有理。”他就着杨贵妃的纤纤素手吃下带着凉意的荔枝,心满意足。

[因此,像黄巢这种黑产业起家的、上不得台面的商人之子,更不可能在长安找到人举荐了。

所以毫不意外的,他落第了。

年轻的黄巢还没有摸清这里的门道,他不信邪,就接着考。

然后,屡次落第。

考到最后,黄巢耐心尽失,对大唐政府从向往到失望,从失望到愤恨。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不伺候了!然后含泪回家继承家业。

在离开长安之前,他写下了那首千古造反名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得不说,黄巢是真的爱菊花。]

酒坊的学子听了这首诗,也不哭了,都在抚掌叫好。

“此诗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格调雄迈,不愧是流传千古的反……”他说到最后意识到不对,总不能公开夸赞反诗吧?

[乾符二年,黄巢以自己的子侄、外甥等八人为核心,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响应王仙芝。之前起义过,但被打败而散落各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旗袍美人末法封神 如何在替身剑尊手下成功存活 包公探案 假少爷身份曝光而我还是个崽 茅山天师诀 末世降临:我能无限吞噬 翌日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