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87章 巧遇苏洵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想到这里姬长卿不由仔细打量苏洵,并在心中道:“面前的苏洵不过十八岁左右,莫不是因为程氏名声受损,故而程氏想赶紧把女儿嫁给苏洵?”

此时的苏洵还只是一个不务正业,爱好旅游打卡的青年,姬长卿向苏洵行礼,苏洵连忙还礼。

“见过丹文兄。”

“见过明允兄。”

“久闻眉山苏氏是蜀中有名诗书之家,今日得以一见明允本人,才知蜀中俊秀辈出。”

“丹文过誉了,洵万万担不起俊秀之名,我向来四处闲逛惯了,书和学问也没学多少,这俊秀之名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姬长卿也并未多说什么,与苏洵各自落坐客位,方才听明思老道说道:“长卿来到正好,我与苏洵小友才谈及他远游时的趣事,你也远渡回归故土,也来听听,或许你与苏小友能成为知己好友。”

明思老道为姬长卿、苏洵三人也算是兴趣相投了,苏洵本人信仰道教,年轻时曾有过在终南山采药炼丹的经历,只是后来被其父骂了,这才放弃修习长生术的想法。

“明允可曾成亲?”

“哎~家中本欲为订一门亲事,此前前来梓州就是打算向程氏提亲的,只是程氏最近出了些事情……”

姬长卿不免有些尴尬,毕竟程氏的事是他主导的,不过眉山程氏只是程氏远支,且又是商贾之家,按说不应该受到影响才是。

程氏,尤其是二程,姬长卿发誓一定要这种违背自然,违背人性的学说统统感受一下什么叫自作自受。

理学,也称道学,是宋代儒家在诠释经典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阐述传统。理学以阐释义理、性命为主,以“理”为世界本源,故称理学。

理这个概念,在理学中多是作为哲学最高范畴使用,如二程讲“万物只是一个天理”的命题,就是说世界万物都是从“理”中出去,表面上看千差万别,但是实际上却是“万物一体”。这样,世界就在“理”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后来朱熹在这一问题上阐述的更进一步,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唯有“理”是永恒不变的。他说: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无天地,无人无物。

理学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当时的社会纲常制度就是天理。朱熹这样讲:

其张为三纲,其纪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理学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当时等级制度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这也是后世王朝都钦定理学为官学的重要原因。

理学之所以有这样强大的解释力,是因为它的形成融合了当时文化的精华,糅合儒释道三教,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理论思维为补充,形成了一个比传统儒学精致得多也深刻得多的庞大理论体系。

而这一理论体系,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百年的酝酿。

早在北宋初期,名儒孙复、胡瑗、石介在宣扬儒家道统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不重训诂而重义理的风格,奠定了理学的基本阐释风格,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此三人可称得上是理学的先驱,被后人称为“宋初三先生”。

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在其《太极图·易说》和《易通》中首先使用了“理”这个概念。朱熹、张栻称之为“先觉”、“道学宗主”,可见其对后世影响至深。

北宋张载,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对举,进而提出“立天理,灭人欲”和“理一分殊”等重要命题,开后来程朱理学之先河。

而理学的真正奠基者是二程,在二程的体系里,“理”已经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进一步提出了格物致知、格物穷理的方法论,完成了儒家理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帝权天下主 逆袭从上元开始 封地躺平就涨兵,女帝求我别造反 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制周 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原神,播放二创视频,你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