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184章 《秦强论》与《六国论》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芒直指吕夷简道:“恐怕今日朝廷也有张禹破坏陛下家法!”夷简听说大怒,在赵祯面前逐一辩驳,指控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将他贬知饶州。吕夷简还让赵祯在朝堂张贴所谓的“朋党碑”,界饬百官越职言事。

吕夷简一手遮天、穷治朋党的做法,引起正直之士的强烈不满。秘书丞、集贤校理余靖上书赵祯,请求追改贬黜范仲淹的诏命。馆阁校勘尹洙自愿要求列明范仲淹的“朋党”,不愿再在京师呆下去。欧阳修也在馆阁校勘的任上,他致信右司谏高若讷,批评他身为言官,不敢说话,有何脸面见士大夫。高若讷把信交给了赵祯,于是欧阳修与余靖、尹洙都被贬官出朝。另一个馆阁校勘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记这一事件,四贤指范仲淹、余靖、尹洙和欧阳修,一不肖指高若讷,一时洛阳纸贵,争相传抄,公道人心在范仲淹这边。而赵祯在这场风波中,听任吕夷简为所欲为,与亲政之初广求直言的做法大相径庭。

王曾这时还是宰相,范仲淹曾当面批评他:“誉扬人才,是宰相的责任。您的盛德,唯独这一方面还有欠缺。”王曾回答说:“倘若当政者,恩欲归己,怨将归谁?”范仲淹深为叹服。王曾与吕夷简并相以后,见他独断专行,许多问题上政见分歧,搞不到一块儿,矛盾再也无法掩盖。

赵祯问王曾有什么不满,他便把所听到的吕夷简招权市恩、收受贿赂的传闻说了出来。赵祯问夷简,他就与王曾在赵祯面前对质。王曾的话难免有点过头,受贿之类指控又难以立即坐实。执政中,参知政事宋绶倒向吕夷简,枢密副使蔡齐则敬重王曾,宰执分为两派经常在赵祯面前争吵个不停。

景佑三年,姬长卿着《秦强论》,在文中列举“秦之所以强六国者,盖因秦文用贤用能,不耻出身,不问品行,用才用能以图强国。六国倍出贤才,然不能举才,惠文王失卫鞅、楚王失张仪,而秦得之,以厚礼公卿侍之,故秦强之!”

秦偏居一隅,地处蛮荒,历代秦君以奋强秦国,东出为目标,因此他们不在乎他们的出身,也不在乎他们品德,只要能强大秦国,这才是到了秦昭襄王时,六国弱,而秦国强,六国以贿赂秦国,而以求自保。

《秦强论》在士林之中,广为流传,甚至苏洵也做一篇《六国论》附和。

两篇文章一出,那些认为,大宋与辽国签订合约,送岁币保太平,是“高智商”的聪明做法,也一时间不敢再露头。

大宋的士大夫中,有人说北宋每年送给辽国的岁币只相当于北宋收入的一小部分,却能换来长期的和平,实在是太划算了。

可苏洵、姬长卿皆认为这根本就是掩耳盗铃,且不说契丹人贪婪根本就无法满足,更何况眼下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宽裕,钱虽不少,但都用在了养官和养兵上,所谓“三冗”。

其次,朝廷能和辽国保持多年和平,不是因为岁币的原因,而是因为辽国内部也有许多问题,他们自身内部势力正在腐朽,战力也在不断衰弱,到了后期甚至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

第三,朝廷送岁币带来的政治影响远远大于经济损失,这就好比是向天下人宣告,朝廷就是个花钱买太平的软弱的角色,这样的朝廷毫无疑问正在失去了号召力。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带个手机回汉朝 大西洋之王黎耀阳 家兄朱元璋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重生之大科学家 被刘备谋家产后,孟德迎我入曹营 寒门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