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八十九章 酸枣(两章合一章)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都已经安全越壕,挣扎着重新翻上来,抵达对岸的人也不在少数。

接下来,轮到弓弩手了。

弓弩手既没有护身的干盾,也没有赖以自救的长杆兵器,唯一的好处是可以将弓挎在腰间,或者咬着弩的臂,空出双手,微微分开,来保持平衡,尽可能快速地踩过犹如栉齿的梯阶。这就如同自行车一样,走得越快,也就越稳。

这些齐军的基层军官们没给郑人留下太多的射击窗口,只五轮齐射,便已经纷纷通过梯面,迅速地钻入大盾的掩护之中。

随后,齐国的弓弩也开始向城上反击。虽然仰射不利,但齐军的兵力占据绝对的优势,更有甲胄提供基本的防护。

反观郑国延邑酸枣城的邑师,拢共也没有几副铠甲,齐军的还射只要命中,那就是结结实实的伤害。

几个回合的交锋下来,反而是城下的齐军弓手占据了优势,死死地将城上的郑人压制住了。

没有了箭矢的妨碍,越壕行动的安全性大大增加。落在后面的长兵手们趁机向前突进。

将四五米长的矛戟横端在手中,平举着,像是走钢丝的人手中拿着的那一根平衡杆。

城上已经基本不再射箭,他们只需要紧紧盯着脚下,快步过关即可。

最后登岸的士卒将登城梯收起,重新往酸枣城低矮的夯土城墙上一架。

两名长兵手手扶着梯子的末端,用力压紧。一名干戈手掩护他们的伍长继续用弓弩压制城上的反击。

先登之功,则将在剩下的那名幸运的干戈手之中产生。

当然,可能也是不幸。

齐人咬着短杆,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扶着梯木,奋力地向城上爬去。

诸儿远远望去,一名身披铜札甲的年轻甲士不带干戈,双手扶梯,飞快地攀爬上去。

这是艺高人胆大,还是无脑作大死?

不多时,那人便已攀上城墙,一跃而上,从腰间拔出佩剑。

春秋时代的铜剑还做不到太长,无非也就是五六十厘米的样子,要与郑人手中那一米多长的短戈相抗衡,恐怕没那么轻松。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却看那人明明身着沉重的铜甲,却还能灵活地避开郑人奋力地啄击。那柄短戈劈得太远,戈的尖锋没有击中齐国的勇士,反而是后面接着的木柄砸在人家的肩膀上,力量被甲下的垫物化解,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郑人还想往回勾击,齐人已经逼近到了跟前。

暴起一剑,正刺中那郑人的心窝。

鲜血飙射出来,将齐人的战甲洗涤一净。

又有两三名郑人挥戈来战,先登之人却后退两步,躲开横劈竖啄的两杆短戈。

再定睛看时,齐人手中的兵器已经换成了方才那个战死的郑人的戈。

第二名齐人此时也已经攀上城来,挥舞着短戈前来助战。

狭窄的城墙上,容纳不了太多人并排交战。先登的勇士与后续的援军并肩一站,几乎就已经将那方窄墙给占满了。

无盾的甲士眼见郑人又逼近上来,从下往上猛力挑击,自己则向着旁侧扭腰闪避。

迎面的郑人不仅劈了个空,而且两腿协调不了,退不能退,被齐人手里的郑戈斫进大腿内侧,锋利的铜“援”割开了深藏于肌肉之中的动脉,宣告了那个郑人的惨死。

戈刚刚离开肉体,腿动脉极大的压强便将郑人体内的血液泵射一空,最远的甚至溅到了几米之外。

两名持戈的郑人后方,一杆长矛见缝插针地刺来,大概是视野受限,也没有击中先登者的要害,只是从肋侧的甲上堪堪滑过,恰好割开了甲片之间的连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 综漫:用大佬马甲为所欲为怎么了 宋桓帝 穿越之赵云传 大唐李承乾 明寇 大唐皇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