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62章 州情(一)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牧,正是初唐年間所說的「胡化」。

龍泉、大斌二縣緊鄰無定河、大理河,南北都是連綿不斷的山脈,但中間被河水沖開了一個巨大的河谷平原,耕地面積其實相當可觀。與之相比,南邊的城平、綏德二縣雖然也位於河谷平地,但面積遠沒有北邊大。當然最差的還是延福縣,九成以上面積是山地,窮困得很。

「宋別駕,夏綏鎮竟然也有如許多的絲麻,本使真是怎麼也沒想到。」看著山下河畔的某處村落,邵樹德指著大片的桑林,驚愕道。

「將軍是武人,長於戰陣廝殺,勸課農桑,供給糧草,制定方略,宋某當仁不讓。」被邵樹德從監軍院討來的宋樂,而今已是綏州別駕,有了五品官身。本來想把宋樂帶在身邊時時請教的,但考慮到州中尚缺一可靠之人留守,因此還是決定讓宋樂留下來,一州五縣悉數委之,州兵將領任遇吉、甄詡二人也聽從他指揮,幾乎就是心腹股肱之臣的節奏了。

「王江寧曾有詩云『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使君可知蕭關縣在何處?」宋樂問道。

「可是原州?」

「然也。」宋樂笑道:「蕭關已近長城,仍有大片桑林,咱們綏州有蠶桑,尋常之事,就連幽州鎮都有大片桑林。」

邵樹德虛心受教。這就是不事生產,只懂打打殺殺的後果了。有了蠶桑業,就等於有了錢,因為在這個年代絹帛是承擔了部分貨幣職能的。而且桑木還可以制弓,是軍工產業的原材料之一,再加上廉價的牛角、牛皮、牛筋,至少可以說,在騎兵用弓方面,製作成本要比別的地方低很多。

「宋別駕,那邊大好平地,為何卻任其長草,放牧牛羊?」往前走了一段後,邵樹德指著一處河邊平原,道。

那裡的水草非常豐美,似乎是因為汛期河水泛濫的緣故,將大量營養物質給衝上去。洪水退去後,牧草便瘋長起來,成了一處絕好的放牧地,產出的牛羊肉的味道應該也不錯。

「一則河堤缺失,汛期泛濫,淹沒農田;一則缺引水之渠,無法灌溉。」宋樂解釋道。

邵樹德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他明白。不是靠著河就能灌溉農田的,因為地勢總有高低,太低易被淹沒,太高取水不易。只有少數地勢剛剛好的地方,才能利用現成的水資源灌溉,而這些地一般都已經被開發了。

「貞元七年,夏州開延化渠,引烏水入庫狄澤,灌田二百餘頃。此後三十年間,開渠愈廣,田地愈多,至元和七年時,夏州貯粟高達八萬斛。後吐蕃圍靈州,軍食絕,夏州以牛馬雜運米六萬餘斛至靈州。」宋樂侃侃而談:「元和中,振武軍墾田,引金河水,灌溉四千八百頃,收谷四十餘萬斛。使君,要想得糧,必先開渠,而今龍泉、大斌二縣,灌渠可多?」

「不多,甚少。」邵樹德搖頭。

後世建國初期,為提高農業產量,一大舉措便是發動民眾大修水利,利用天然地勢大量開挖小水庫,貯存汛期水源,再開鑿渠道,灌溉農田,成果斐然。甚至一直到九十年代,邵樹德印象中冬季農閒時,農村還要派人上河清淤。

這水庫和灌溉渠網,確實是農業發展繞不開的坎。龍泉、大斌二縣,若不惜民力,大肆開挖水庫、溝渠,許多無法利用的閒田可就派上用場了,糧食產量必然大增。但這事,怎麼說呢,容易引起民變啊!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讓別人來幫他們開挖,代價也由他們來承受。

邵樹德心裡有了數,繼續聽宋樂介紹農事。

「宋別駕,近日我讀史書,言貞觀十四年秋,太宗欲往同州狩獵,劉仁軌建議『退延時日』,理由是農作未畢,『禾下始以種麥』。這應是越冬小麥吧?為何不見夏綏諸州種植?」聽了半晌,邵樹德突然想到了個問題,即此時關中都能一年兩熟,甚至連偏遠的河西走廊、燕山南麓及靈州黃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宮女出逃以後 軍事資料百科 農女的錦鯉人生 長歌謝昭寧[重生] 陛下他裝傻翻車後 被小白蛇拐進村後 錦鯉奶團三歲半,八個大佬排隊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