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十一章 铸炮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邢承恩又搞了一批产品,这次去泉州卖货,换了铜钱全部放空间了,再补充了一批生活物资后没停留就走。

王进和李六魁说在泉州地界没人敢对战舰动心思,邢承恩有点杞人忧天了。

李六魁科普说走私已经在泉州成半公开的秘密了。

走私的人分三种。

第一等是宗室、官员和将领。他们凭借特权强行闯关,边境重车而出,海舶满载而归,公然置王法于不顾,竟是谁也奈何不得。

第二等是土豪富商。他们财大气粗出手阔绰,可以上下打点买通卖通,市舶司的例行检查也就成了例行公事。

第三等是市井小民,只能凑些小本钱交给前面两种人经营,所得仍然可观。

如此看来,则大老板们获得的暴利有多少,用脚指头也能算出来。

其实,正规的海外贸易也由这三种人进行,同一条船上则有不同的等级。

最高一级叫纲首、副纲首和杂事,相当于船长、大副和二副。

他们往往由巨商或船主担任,市舶司也赋予其政治特权,能够处理突发事件,包括处分客死他乡者的财产。

毫无疑问,他们是获利最多的经营者。

搭乘商船的则是林林总总的商人。

他们在船内可以分到大小不一的货舱,用来储藏来回倒卖的货物。

货舱同时也是客舱,晚上就睡在货物上面。

赚多赚少,全凭运气。

不过他们的关税税率比纲首等高级船员低,因此这些货主或者乘客便构成商船上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

第三种人是船员,包括技师和水手。

他们没有工资却有舱位。

也就是说,这些负责航行的船员也是商人,随身携带的货物也可以交易,所得利润即为劳动报酬,而且在通关时依法免税,但船员的货物不得超过总量的 20%。

这种「以舱代薪」的制度将船员的利益跟商船捆绑在一起,既保证了全船成员的同心同德,又节约成本,堪称高明。

两宋海上贸易繁荣,不是没有道理的。

合法运载的货物,则中外不一。

尽管如此邢承恩还是深患火力不足恐惧症,觉得要等自己火力充足了再出来浪,有剑不用和无剑可用是两个概念。

这次回来邢承恩拉着军匠开始造炮,然后被度量衡搞废,没有然后……

尺子长短不一,称也是重量不一,邢承恩直接抓狂。

王显说,最准的刘氏新秤因为十分精密,所以式样留于官中,用以校勘旧制标准权衡(太府寺旧秤)的准确性。

于两、钱之下又定有分、厘、毫等单位(分厘毫由度尺而来),都以十进,可算到厘毫,后来终至取代了唐代的两,铢、累、黍非十进单位,计量不但精确,而且方便。

宋代1斗=10升,1斛=5斗,1石=2斛,注意,这是容积单位,它不是重量单位。

可是人心不古,大小斗的猫腻大家都懂。

南宋的量器由加一、加二、加三、加四、加五、加六、加七、加八、加九,一直到加倍,无所不有;

盐场交盐也用加大三五成的盐斛,城镇民用的市斛同样有不同程度的加大。

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不被钻空子的工具,聪明劲怎么都用这上边来了,也不知道最后能坑谁!

妈蛋!

军匠们的工具也是各不统一,难怪火药枪发展不起来,换谁来了都得废。

无奈啊无奈,小艺面板上换算公制的信息有,可是宋的斤从680克到640克都可以。

尺的换算从30.72到31.2说法都有,就问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无上天尊 规则怪谈:我能进行无限推演 真界神王 人间走一遭 天地万象图 王妃重生黑化后,把全家骨灰都扬了 眷灵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