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二章 朝会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这些日子他就时不时的会想官家说自己是忧国之士,乃至于千古伤心之人,可明明是一国之天子,对朝局对时政,乃至于对这方面的书籍却都不去了解,反而对史籍、诗集乃至于神州各地的轶事十分上心。

忧国忧在哪里了?

只是官家当时的神态却是那般的伤心,这做不得假的。

再说朝堂听政时,官家一反常态对太皇太后百依百顺,对内阁宰执礼貌有加,私下也毫无怨言,无任何不快。

这和大病之前,对太皇太后和宰执们不肯还政颇为不满,可谓是大相径庭啊!

对于时局的关注点他也总与常人不同,若是朝廷内部的事,一般他都不会在意,更不会插手。

但涉及契丹和西夏,他不仅会拿笔记下来,还会私下向自己打听乃至于多方询问,涉及朝廷对这些外族的态度,他朝会后还会觐见祖母提醒太皇太后对外族定要强硬丝毫不让。

对于太皇太后是否采纳,他又似乎并不在意。

这时代的大臣们,哪怕是苏轼本人对于辽国和西夏其实都不怎么放心上的。

同辽国已经和平共处多年,偶有摩擦那也不值一提,至于西夏时有战端是不假,但大宋想要灭了西夏也不可能,这些年多次征讨无果不就是明证?

至于西夏有什么大威胁那也不存在,边陲小国想吞华夏,痴人说梦。

包括他在内的士大夫都更在乎大宋的核心区域,以及如今内部的新旧党争。

少年官家偶尔表现出的姿态却与众不同,似乎对辽和西夏欲除之而后快。甚至对于西域这片早脱离中原王朝掌控的广大区域都兴趣盎然。

前几天天功课结束,官家就托付他打探西域这时的局势如何。

尽管没有说其他的,可苏轼已然隐约感受到官家有重振汉唐雄风,驱除四夷的大志向。

这让一向豪迈的大学士既振奋又忐忑起来,他觉得自己可能遇到了秦皇汉武那般的雄主,试问那个有志之士不为此振奋?至于忐忑,当然是大宋积弱已久,别说驱除四夷,实际仅能自保。

遇到雄才大略的官家不知是福是祸啊!

苏轼骑马从外城到内城再到皇城,终于还是在五更三刻前赶到垂拱殿。

这时满朝朱紫多已汇集完毕,大宋所谓的朝会就要开始了。

垂拱殿正中自然是官家龙椅,这时少年天子赵煦正襟危坐,姿态端然,两侧自有内侍侍立左右。

官家左下方又有一文案,那就是官家侍读他苏轼的位置,他负责将朝会的大小事梳理记述下来,以供官家朝会后察看。

只是他知道官家从来是不看的,反正从他就职以来官家是不看的,至于为什么,大概是因为官家记忆力惊人,朝会听一遍便不会忘,也就不需要再看。不过他作为侍读学士不敢怠慢也就是了,事无巨细都会写下来从无纰漏。

官家东侧的小殿内有竹制的帘子垂下,里面坐着太皇太后,那里也就是太后临朝听政的地方。

这次朝会所议之事仍多为元佑更化也就是黜除新法,排斥“王党”那些事。

这些新旧之争,乃至人事任留,官家表情平静未发一言,全有太皇太后一言决之。甚至高太后询问他的意见,也只有一句全凭皇祖母安排,神态恭顺全无怨怼。

终于,这时枢密院呈报了一件与西夏有关的军事奏报,乃是鄜延路都监李仪等人于夜间出兵,与西夏发生冲突,不幸战死。

中书省和枢密院初步议定李仪未得令而出兵不和朝廷法度,虽然为国捐躯,但不应该提倡,也不应加以赠官以示警醒。

所谓赠官,也就是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以示肯定和尊崇。

这对李仪本人而言算是无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闭关后,我培养的反派都无敌了 仙剑三:我正经道士,破戒就变强 龙武仙尊 至尊狂龙 我,一拳金刚,暴揍哥斯拉 朕的妃嫔全是女配 我的俏皮明星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