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71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第35章 死亡

◎隔壁郁府的靈堂塌了。◎

35 死亡

公主府表面仍舊水波不興, 平靜地佇立在嚴霜之中。

芳卿今日就算不來,永康也會使人傳喚她。她從大門一路走進書房,公主府內雖然張燈掛彩,卻全然沒有年節的氣氛。

雕欄中鑲嵌的金玉慘澹無光, 好似堆砌的白骨。檐楹處懸掛的紅色琉璃燈即使在白日也點亮了燭火, 在陰寒的庭院中透著詭秘的血色。

一路走來, 她只見到了永康的長子姬若在花園裡習劍。數月不見, 記憶中溫吞弱勢的少年忽然有了肅殺戾氣。

長公主暗害臣官,排除異己的傳聞在坊間甚囂塵上。皇帝刻意不理會, 也放任它們發酵,永康卻說, 最近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在逼她動手:「皇帝欺人太甚,我卻是等不了了!」

書房裡, 除了芳卿, 聞汝琴也在場。

芳卿勸道:「近日朝野內外物議沸騰, 卻不見陛下有所作為, 多半是遷延觀望,等您以身試禍。殿下, 此時不宜輕舉妄動。您多年經營的賢名不會輕易破裂,可一旦給陛下遞上實打實的把柄……」

她頓了頓,說:「等您找出先帝遺詔, 豈不是名正言順, 師直為壯?」

聞汝琴卻道:「兵務神速,事貴合機。我倒以為殿下這時出動, 反而出其不意。皇帝陛下就是料定殿下顧及賢名, 不敢自立;按殿下的行事作風, 輿情不利之時, 也會藏鋒斂銳。如果這次反其道行之,一定能殺個措手不及。」

芳卿沒有竭力反對這位老大人。

聞汝琴早幾年在兵部任職,自恃權威,但久居高位之人大多都有剛愎自用之嫌。

興許她說的也對。攻心之計,不到成王敗寇時,誰也不會知道誰對誰錯,誰強誰弱。

成了,女主再臨帝位,自是功在千秋;敗了,又是一個死於魯莽的野心家,史官洋洋灑灑,卻是不介意編寫一個大燕的安樂公主。

聞汝琴的話才說到了永康的心坎里去。永康滿意地點了點頭,已經得到了最有力的支持。她道:「不錯,皇帝吃准了我這個時候只敢當鵪鶉,以為我會像以前一樣,誠惶誠恐地向他們母子示弱,一定想不到我敢學先帝逼宮。況且趙開元死了,此時也是掌控城中禁衛的好時機。」

謀逆是大罪,又最忌走漏風聲,所以當下只有她們三人商量。永康和聞汝琴拍了板,芳卿自然不好據理力爭反對她們。

永康預備不日封鎖皇城和燕宮,瓮中捉鱉,兵分幾路控制清暉殿、聽政殿,首要拿下皇帝。皇嗣現由椒房殿撫養,必須一道根除,所以皇后也不能留。

但是宮變最大的變數就是封鎖消息,防止禁軍及時聽見風聲,或是按時巡邏之際趕到。

永康手下的兵馬只是堪堪夠用,人數不及禁軍之眾,必須縝密部署。否則出現紕漏,被反覆不過頃刻之間。

禁軍共有不到五千侍衛,永康的兵馬只會更少。除此之外,駐紮在京城之外的神機營還有六千之眾,也是關鍵時刻可以衝進皇宮勤王的軍隊。

如果宮城禁軍與神機營裡應外合,永康根本沒有勝算。這次的逼宮行動,難就難在如何在短時間內控制宮城,並切斷皇帝與神機營的聯繫。

不過,逼宮本就是鋌而走險的計劃。富貴險中求,一將功成萬骨枯,何況永康圖謀的是帝位。她以為自己已經蟄伏隱忍了足夠久,終於到了放手一搏的時候。

大理寺已經查明趙開元死於城門失火,並將他的屍體歸還家屬。芳卿換上了玄色的朝服前去趙府弔唁。

因趙氏生前身居高位,又在軍中頗有關係,加上夫人聞泳書也有個位極人臣的姐姐,前來弔唁的人極其多,遠遠望去就是一片群蟻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霸道少爺請留步 榮華樂 開局一本生死簿 卡牌人生[重生] 重生三國之溫侯親衛統領 江桃里 攝政王和人撞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