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抬眼望去,一個號筒內排著好幾十個狹窄的號舍,一間號舍還不足他的臂展款,就連伸個懶腰都展不開手臂。
他所在的號筒是第一排,也在貢院最靠牆的位置,後面還有一個枝繁葉茂的大樹遮陰,涼爽倒是涼爽些,就是光線被前方的號筒和這棵樹擋住了。他一會兒只能快些答題了,不然時間長了非得眼花不可。
秋羲一邊想著一邊坐進號舍,號舍的板凳就是一張寬大的木板,正好可以搭在號舍兩邊牆壁的凸起物上,多餘的地方可以用來放考籃,免得占用考桌的位置影響考生寫字。
考桌也是一張和板凳差不多的木板,秋羲取來放在牆邊的木板將其搭在高一些的那兩處牆壁凸起物上,末了又在木板上吹一下,見沒有什麼灰塵才作罷。
周圍號舍陸陸續續坐進考生,等到天光大亮,秋羲就見那位主考官終於帶著其他官員坐到上方的監考位上。
一席場面話後,主考官朝下方的官吏點點頭。
秋羲只聽哐當一聲鑼響,院試正場終於要開始了。
第36章
院試的試卷由貢院統一派發,秋羲雙手從官吏手中接過遞來的試卷。
他垂眸一看,這試卷還是摺疊式的,展開後竟然長約三尺有餘,秋羲在心裡粗略一換算,這張試卷光是長度就有一百一十厘米左右。
試卷的封面印有「清州府院試」五個大字,秋羲笑了笑,提筆在下方空處用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端正寫下「清州府清陽縣縣學童生秋羲」。
秋羲翻開翻開封面,試卷的作題內文便展現在眼前。
一個個大小統一的楷書文字豎排陳列在試捲紙上,從右往左一列列延展開,字與字之間沒有句讀,僅有段與段之間分列留出的空白。
秋羲又看了看試卷邊沿處的邊欄,墨印的邊欄四角銜接得渾然一體,邊欄內的文字顏色深淺如一,想來是用雕版印刷做出的試卷。
也對,大齊院試正場考的是貼經,而且是筆答,題目是從經典中選取片段,再去掉其中的部分留出空白讓考生作答,說白了就是和現代的填空題差不多。
每每都是院試之前,主考官提前選摘好當次院試要考校的經典內容,抹去需要考生填寫的部分後交由專門的司局印刷試卷。
而大齊院試正場考的全是填空題,光試卷就有三尺長,裡面的文字數量多,需要的考卷數量也多,不管是用手抄還是用活字印刷都易出錯,反倒是直接用雕版印刷來得更嚴謹,規避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秋羲以前考試用的試卷可都是印表機列印的,幾秒就能出貨,第一次用上雕版試卷還有些新奇,總有一種等會兒要在古董上題字留名的興奮感。
他有拈起試卷的一角摩挲片刻,發現試捲紙張和他平時在縣學裡用的大差不差,倒是沒有什麼特別,只是紙張看著比牛家做出的第二批稻草紙要黃得多,想來應當是黃麻紙。黃麻紙是白麻紙製成的,有驅蟲作用,而考生的院試試卷是需要妥善保存以便日後查檔的,用這種紙倒也說得通。
秋羲正想著以後也給稻草紙加點什麼附加效果做出更多新產品,就聽銅鑼在不遠處連響三聲。
「考生開始作答,日落時停筆收卷!」
秋羲提筆前掃了一眼整張試卷,總共一百五十六道題,其中四書相關的題目有五十六道,五經相關的剛好一百道。
而五經相關的題目又以《春秋》為最多,這本經典剛好五經中最難的。《春秋》記史,其中出現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不知凡幾,普通學子遇上極易出錯。
而大齊的院試貼經不止考四書五經的本經,還會涉及這些經典的各種註疏傳箋等等,比如秋羲面前這張試卷的第三題就出自「春秋三傳」中的《春秋左氏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