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八十章 爱民如斯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赵煦在独羊岗要求顾临必须在真定府范围内重塑军纪之后,就没有再返回真定府,而是一直驻扎在独羊岗。

他先是在王厚和周启的陪同下慰问守城英雄,诸禁军、厢军和保丁,称赞他们护境安民,是大宋的英雄,军士的表率。然后还将随军携带的粮食、布帛分发了下去算是对他们英勇抗敌的表彰。

分发的数量大概能抵上一个中禁军半年的收入。

之后又深入民巷安抚民心,对这次契丹人进攻独羊岗有损失的民户,由保长进行统计呈报给行唐县衙,县衙会给予补偿。房屋有损毁者,可随时呈报给诸军营,会有禁军帮助整修。

最后还承诺独羊岗驻军加倍,日后断无可能再发生今日之事。

于是,在当晚军民狂欢,当然那些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亲的孩子,失去儿子的父母是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在这种时代或者说任何时代死去的人都没有活着的人重要。

活着的人有狂欢的理由,军人们浴血奋战几乎全歼了契丹人两队一千三百人,受到了天子当面的褒奖和赏赐,这对于普通军士无论是禁军、厢军而言,都是无上的荣耀。

殊不知有多少的知州或者知府有可能一生都见不到天子。

百姓们则在大乱之后受到了朝廷的安抚、赈济,甚至亲眼见到了天子,还得到了天子的承诺。这也是之前平头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他们当然会狂欢。

只能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一家欢喜一家愁,只不过是看欢喜的多还是愁的多罢了!

不过忧愁的军户在第二天也受到了天子的慰问。

赵煦特地在曹埇的引领下去看了禁军和厢军所谓的营房。他一直觉得大军出征或者驻扎都携带家属是一件很不能理解的事。

有时候兵贵神速,携带家属如何能做到呢?

但这是大宋的惯例,或者说可能是五代十国遗留下来的问题,为了防止兵变,把军士的家属握在手里当做人质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但时代在变五代十国那种乱世的规则是不是早该改改了?

在宋军的驻地营房,赵煦优先去的是在此战中战死的士卒家,这些军属在家里顶梁柱牺牲后,尚在等待真定府下属行唐县的安置。

按朝廷规定中下禁军抚恤安置费用十贯到二十贯不等,有些地方家属还能得到一处荒地维持生计,老者额外能领到两个月的粮食。

这待遇只能说很一般,毕竟家里的顶梁柱,青壮劳动力不在了,得到一处荒地又有谁去耕种?抚恤的那点钱粮能维持多久呢?

更何况执行下去又往往被地方官克扣,到手里的可能会更少。

这是大宋武人地位低下,军士有时尚不如底层百姓的真实写照,当然,这也可能是战力远不如前朝的原因之一。

可是要全面提升军队的待遇,因为大宋的禁军加上厢军基数庞大,高达百万之众,国库也实在撑不住。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因此,赵煦也只是要求顾临无论是在禁军还是厢军的问题要做到足额足饷,严惩贪腐,至于后续的待遇问题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最后是精兵简政,还是从其他方面增加国家收入用来补贴军营是后面回到汴梁后的综合考量了。

禁军居住的营房是由朝廷拨款建造提供给禁军军士及其家属居住的,不过中下层禁军居住的营房一般都较为简陋,往往是一家挤在一间营房内。

据周启调查之后呈报上来的奏章显示,民间用庐草竹板造的简易房屋,造价在一间十贯,而禁军营房的建造标准,则不超过每间四贯,由此可想而知住的到底是什么房子。

赵煦随曹埇深入阵亡将士的营房,多类似于草庐,好点的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异世狂妃:王爷打个啵 末世:从领悟精神力开始 一不小心成为全服公敌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终极斗罗之异神界传承 茅山道士异界游 你该不会把各地女帝渣了个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