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84章 陈公谬赞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群来投降高低都得拿捏一番,到时陈群伺机逃走,火攻船又缺少战力,自然万事无忧。

给我等着吧,马良和黄忠的家人还在襄阳,我非得把他们都送给程昱做成肉干,方解我心头之恨。

陈群心中想着,强迫自己表现得宽宏一点,连连颔首赞赏关平之言,还亲切地拉住关平的手掌,感慨地道:

“坦之、伯言具有大才,足见荆楚、江东并非荒蛮之地。他日兴复汉室,公等都是汉室股肱,倒是我等嘛,哈哈,要自惭形秽咯。”

黄忠在一边笑眯眯地煽风点火道:

“汝这后生说话不尖酸刻薄的时候倒是也不错。这次要是能用你的法子大败曹操,高低得让天子封你个太尉、司空,坦之和伯言以后也做大将军、骠骑将军,老夫一把年纪了,以后孩儿受些你们的好处,也能当官。”

这本是调笑之言,没想到居然陈群居然点点头,正色道:

“不错,我已经想出一套万世不易的选官之法,只待大汉一统,将此法畅行天下,足保大汉千秋万世世世再无祸患。”

听他胡吹大气,黄忠和魏延都忍不住露出轻蔑之色,关平和陆议倒是很感兴趣:

“愿闻其详。”

陈群自认为心中的学问极其高深,不配让外人知晓,不过关平居然悉心请教,他也不藏私。

寒冷的江风中,陈群面朝滚滚寒波,慨然道:

“大汉生变,自党锢始。朝廷用外戚宦官而不恤高士,方有黄巾之乱。

之后灵帝不思悔改,宠信赵忠、张让,又令何进一屠子为大将军,这才招来董卓之乱。

若有伯言这般世代忠良之人秉政,以坦之这般义士为将,早早荡平群凶,四海清平。

吾当年常与孔北海品评天下高士,闻四方乡中具有高士品评人物选拔良材,何不在朝中、乡中各设中正之人,按照家世、名望选拔人物,莫让屠子、妄人入朝为官。

若如此,百年后四方州郡官吏文如公悌、异度,武如伯言、坦之,大汉焉有不兴之理?想来坦之、伯言、汉升后人也都恪守家教,一心为国,大汉自然不生祸端。”

陈群这话听得众人都是眼中一亮。

连黄忠和魏延都不住地颔首,大赞高士果然不凡。

大汉的察举已经越来越不能发挥作用,若是在重新制定一套新的选士之法,让高士为官,听上去还真不错。

陆议出身名门,陆家众人的学问名声都非常不错,若是通行此法,人人都能一展抱负,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他冲陈群重重点头道:

“受教了。”

陈群得意地笑了笑,可他没想到关平居然一脸凝重之色,不禁奇道:

“坦之以为如何?”

“没,没有。”关平勉强挤出一丝微笑,“陈公说的是。”

关平从懂事开始一直都在以为复兴大汉为目标努力战斗,在他天真的观念中,只要击败曹贼,收复旧都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听陈群这样说,他才意识到一个振兴大汉可能比单纯的还都艰难许多。

尤其是陈群举例的傅巽、蒯越两人他又不是不认识,这些人的学问和名望都不错,可他们在曹贼南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表现大家也都知道。这种品评人才的方式就能选出德行高深的人吗?这个关平是真的有点不相信。

他嘴上应付着,思绪却不知不觉飘到了千年之后。

打完这仗,也该回去看看了。

刘惇这些日子对关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笑着拍了拍关平的后背,微笑道:“小关公是不是觉得此等选士之法多有不妥?”

关平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妥不妥,但是总觉得此法……此法总不能面面俱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四合院:从马素芹到陈雪茹! 我在大唐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安宁赋 快穿:极品炉鼎重生了 皇上无奈:极品奸妃惹人爱【完结】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