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没有达到“相通”的境界。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所以说啊,找个相似的灵魂是何其艰难,也可以说是痴心妄想。但是因为有“言语”一词的存在,让互相理解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并不会太困难。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认为说了对方就能明白,这是一种傲慢,这是说者本人的自我满足,听者的狂妄自大,当中会有各种情况,并非说出来就一定能够互相理解,表错情和会错意以及类似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我是我,你是你,我不是你,我怎知你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我听不出你拐弯抹角下藏有的深意。所以我们不应该渴望以只言片语来表达,更不要凭借着蛛丝马迹去揣摩他人,所谓的一叶知秋并不适合用于这种情况,人人似水,涓涓细流下有波涛汹涌,瞬息万变。妄自尊大地分析解剖他人,往往只能贻笑于人。但是一无所知这一点让人极其畏惧,要想完全理解什么又是个极其自以为是且独断专行的愿望。世间安得双全法,多是无奈居中插。这种情况往往都是无奈要大于畏惧许多,不是不想,只是不能。
所以,优雅地出现在别人的生活里,显得尤为重要。不应该如一个在卢浮宫常驻的艺术家欣赏精雕细刻,从而指责放牛娃对艺术一窍不通,就像看尽了钟灵毓秀、柳暗花明的放牛娃对你不会放牧持以嗤之以鼻的态度一样,两人各自以跋扈的姿态出现在双方眼前,鸡同鸭讲。他们完全可以像围棋中的胜负师和求道派两类人一样,坐下来,坦诚且优雅的手谈一局。
我有幸在十几岁的年华遇见知音,心有所依。所以不求相通,或许就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凡我所遇之人,我用真心相待,不受关系牵带,冥冥缘分不改,心舒胸通自来。话到七分,酒至微醺,古朴残破,含蓄蕴藉,不完而美,莫过于此。
---洛白
2004.9.14
“真的是洛白写的。”余灰读完后暗暗惊叹,这样独树一帜的思想,文采斐然的笔风,确实很符合前辈们口中的洛白,而且这似乎还是他读初中时写的,余灰自忖无论是文采还是思想,都不及洛白当时的十分之一。
余灰看完之后心情沉重,这篇文章确确实实是写进他心坎里了,“没有任何两个人能够心意相通,就算是同在一座屋檐下的至亲也不行,只是因为你根柢在此,长辈们在与你一起生活的过程中知晓了你的习性以及行事,他们暗自记下,给予你所感受到的温情,但也只限于习惯而已......”他也时常感觉自己与父母有一层隔阂,无法交心而谈,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自己总在父母、老师的安排下度日,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敢去忤逆他们。
每天早起,无论假期还是上学,每晚十点前睡觉,每天练一张字,每周至少看一本书,没有智能机,一周只能玩一个小时电脑,周末参加数学、物理补习班......父母的教育让他养成了十分良好的作风,光是坚持每天六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这一项就没几人能做到,余灰才智过人,总能用比别人短的时间学到比别人多得多的内容,所以他总有空闲时间看小说,看历史传记,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但这样的生活,他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
父母的期盼,实在是让他烦心,每当成绩稍有下滑,他们都会叨叨念个不停。妈妈对她很好,每天都给她做好吃的,爸爸也不停为他找老师,找资源,每次自己稍不用功心里都会有些感觉愧对他们。老顾也是,班里最宠的就是余灰,从来没有批评过他,还经常请他吃东西,偷偷给他资料,试卷,帮他介绍补习老师,亲自给他补习英语。哦,忘记说了,老顾的英语水平极高,完全不输于英语老师,她自己也有带几个学生,周末补习赚些外快,余灰也有去,是老顾特地给他开的小灶,余邵清执意要给老顾钱,但老顾一直推脱,到现在都没要过余灰一分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