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辈们多年来只能书信往来,子弟间走动却颇为频繁,但是自三郎往师门学艺,这已经是五六年未曾相见了。本以为他还是当年那个锦衣玉食的逍遥公子,但今日看来柳瑒已经堪称大晟世家大族的俊杰了,大晟世家子弟的做派天下闻名,柳二郎能与诸人一般起居坐卧而毫无厌色,两日间鞍马舟船辗转千里绝无怨言,实乃晟朝门阀之异数。而听得柳二郎这番超出年龄的感叹,才让三郎更多认识了此人,所谓人以类聚,父亲能与柳叔父相交为知己几十年,实在是柳氏有其过人之处,三郎也更对这个少时玩伴更添亲近之意。
透着柳瑒的笛声,并不是少年人的无病呻吟,也不是无奈何的沉沉暮气,而是悲天悯人的意味和不甘沉沦的抗争。三郎感同身受,这心意相通者才能体会,芦颂如是,风鸣如是,柳瑒也是同道人,这小舟上的皆是生来便能荣华富贵之人,便是鬼瞳作为仝霁云左膀右臂的子弟,未来也会做仝三郎的左膀右臂。
宗氏兄弟也好,仝氏手足也罢,甚至于虢三娘这豪门贵女不也是苦心锤炼了一身本领,舍生忘死冲锋在前?
三郎脑海里闪现的是风鸣仗枪骋马杀敌的英姿,是芦颂深渊下寻庚指路的风采,是三娘持青锋遮蔽同伴的勇气,是鬼瞳于怒海上遥指敌踪的豪气。。。
星星点点,不一而足,有这些伙伴陪着自己,前路漫漫又有何惧?
芸芸大众绝非卑贱,肉食者也不都是独善其身之辈。
随着鱼汤的香气飘来,将萧瑟愁绪涤荡开来。
仝十一郎不愧是水上人家,一尾鳜鱼被他收拾的干干净净,加上他和宗六郎的配合,硬是用焙茶的小泥炉和瓦缶熬制了鲜美的鱼汤,加了顺水捞得的莼菜、茨菇以及荷花花瓣,更是清香扑鼻,绝无腥气。
衬着鱼汤,几个人也风卷残云的吃尽了三娘做的荷叶裹饭,美味佳肴作伴,毕竟是少年天性,皆是天真烂漫年纪,再有许多愁,也是拿得起放得下,几人放下了刚才沉重的话题,领略着重碧美景,任清风拂面,一片祥和。
过午大约三刻,仝三郎站在船头左右环望。
“咱们已经入了梓泽,这边即可寻庄户靠岸了,换了马骡,待到瀍水边再找客舟。”
两泽之间并无清晰界线,但是仝三郎从菖蒲、芦苇的长势,依着水流便已确认所在方位。
风鸣把着竹篙,转身对诸人言道:“上了岸不免与外人言语,各人仔细了现在的身份,都记在心里,各自且在这里重复一遍。”
“便按着三人一组,从秉文兄说起。”
诸人中芦颂最年长,次为仝三郎,再次便是风鸣。但是风鸣持重严谨的性子,更让诸人以他为长,其次诸人乃以宗三郎为首,这并非全看在宗放面子上,而是这两日三郎已经彰显了远超年龄的稳重和睿智,便是三娘,也不以年龄而轻视之。
因此,九人中发号施令者便是风鸣,决定大政者乃是宗三郎,芦颂则补阙拾遗,仝三郎是应权通变的人物,柳瑒乃待人接物的妙人,鬼眼儿药天雄更是洞察秋毫的高手,再有擅长藏形匿影的三娘和两个人小鬼大,巧捷万端的六郎、十一郎,便构成了天下间最年少的暗探队伍。
“吾乃是西海路东安监祥安城游洋乡人氏,客籍东海路文登监蓬莱城,姓芦名颂,字秉文,年二十一岁。”
芦颂乃是渤海望族出身,西海路地处偏域,但学风兴盛,故而东京城内西渤海士人颇众,芦颂父亲尚在地方任职显官,他用了真实身份反而有两三处方便,一是有此真实身份,万一须众人与官面人物打交道,不至于露出马脚;其二,凭借芦氏名头,也可阻避某些腤臜事,泼皮无赖也能忌惮一二;其三,入得丹阳、启封这类大城都邑,士子人脉也能借助,且芦颂求学于海东,其本人底细并无过多人物知晓,即便以本人身份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