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大举南下,有了靖康之耻。这孔端友为了保住孔家的传承宝物,所以携带着南下,投奔在临安建立南宋的完颜构……啊不,赵构。
金人入主中原后,一开始是纯纯野蛮人做派。二话不说就放火烧孔庙,将殿堂与书籍全部烧毁,连孔子亲手栽种的、有一千两百多年树龄的三棵桧树也被烧毁。
但是吧,不管谁来了,想要在中原混下去,形成有效治理,就得收买文人士大夫,就得在文治方面有所表示。这个表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开科举,一个就是尊孔。
于是金人就将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的儿子孔璠册立为衍圣公。
当初孔端友南下的时候,他的弟弟一门是留在北方看守孔林和孔庙的,所以没有跟着南下,这就成了金人利用的筹码。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南北两宗衍圣公的局面。南边是孔端友这一支,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孙系,而北边是孔端操这一系,他们是金人扶植起来对抗南方的筹码。】
衍圣公家的烂事,朱元璋前几天召集孔克坚的时候,多少听李善长说过一点,所以他不关心。
但刚刚天幕提到的一句话他很感兴趣。
要治理国家,就要收买文人士大夫,就要开科举和尊孔。
他知道这么做在当下是正确的,可他心里却有担忧,这不还是宋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一套么?
而根据天幕之前所言,这些士大夫一个个也没憋什么好屁,跟这群虫豸在一起,大明眼见的一代不如一代!
【这还没完,要是只有南北两宗也就算了,到了蒙古人南下的时候,衍圣公的情况再次发生了转变。
当时曲阜孔庙驻扎的衍圣公是金朝册封的孔元措,可是蒙古人南下进攻金朝时,他们走了靖康时的老路——孔元措跟随着金朝政权南下到了汴京,而曲阜孔庙则让他的族兄孔元用来负责打理。
蒙古人也照样拿了当初的金朝的剧本,直接将孔元用、孔之全父子俩立为了衍圣公。
这么一来情况就更复杂了,在南宋有孔端友这一脉的衍圣公,在金朝有孔元措这一脉的衍圣公,蒙古占领曲阜后,又有了孔元用这一脉的衍圣公。
中华大地上同时出现了三派衍圣公,谁都觉得自己是正统衍圣公。】
“哈哈哈哈……”本来还对衍圣公有敬畏的老百姓发出了哄笑声。
茶馆里的读书人听不下去,恼羞成怒的冷哼一声:“大字不识一个愚民,懂什么!
() ”
一个牙尖嘴利的小商贩问道:“那这位秀才,你说哪一位才是真正的衍圣公呢?”
只见这生员便嘟囔了些什么“保住文脉道统”、“教化夷狄入华夏”之类让人听不懂的话。
茶馆里一时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一直到蒙古人打下了汴京城,金朝的衍圣公孔元措被蒙古人活捉了。然后也不知蒙古人是不是觉得孔元措资历更老一些,反正他又被蒙古人立为了衍圣公,之前立的衍圣公孔之全就被废掉了,充任了曲阜令。
三派又变成了两派。
不知道衍圣公后来的那些为人诟病的举动,是不是就是从金人毁庙总结出的智慧:改朝换代的时候,与其跟着旧政权东逃西窜,被新政权误会造成祖庙被毁,事后即使获得重建也费时费力,还不如一开始就主动接触配合,双方皆大欢喜。
毕竟老祖宗只说了忠君,就没说要爱国嘛!君没有了,再换一个君效忠就是了嘛!】
“污蔑,纯纯的污蔑!”
【这可不是up我诋毁他们哦。
朱元璋统一江南后,派遣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徐达攻克山东后,当时的衍圣公孔克坚自己不出面,而是派儿子和侄子出城迎接徐达,喜迎王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