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要知道五姓世家中的子弟,躺在先祖打下的溫床中,大多數隻圖安樂享受,願意下功夫讀書的,卻是少數。
寧國公算得上一個,林郁算得上一個,盧家的比起他們要差上一些,不過好歹是個肯上進的,在朝中也謀了個從五品的官職。
林郁自知身子也就是年的光景,他膝下的兩位嫡子,長子爭氣,未來可期,次子也自幼聰慧,卻不知那性子隨了誰,太過閒散,提起他林郁便開始心梗。
他呷了口茶,看著堂下孫輩。
只這大房的一嫡一庶,又嘆一聲子嗣單薄。
林海自幼就怕祖父,他的祖父當初是隨著先帝立國汗馬功勞的,不僅能文,且還擅武,是拿著刀殺過人的,便是現在世安堂正中還懸著一把提顱槍。
人雖老,形雖瘦,眼神依舊錚錚。
不等祖父開口,林海額上便已生出一層薄汗,林澤也是如此,甚至都不敢抬眼。
林郁翻看著林海近日來寫得文章,的確進步飛快。
遂又問了諸多問題,有些答得不算滿意,但想想也才剛跟宋先生學了不久,距離春闈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到還來得及。
「寧家三郎如何?」林郁問道。
林海將宋先生堂上時常誇讚寧軒的那些話,如實道出。
遊歷過兩年的寧軒,的確要比林海強出不少,到底是眼界開闊了,隨後他又問了盧蕭的情況,在最後,又想起一人,「顧家那小郎如何?」
林海忽然哽住。
不是不願說,而是根本沒有留意過,似是記得宋先生也誇讚過他,但具體怎麼說的,林海忘了。
林郁想起最近夢到過那位已故的庶弟,便是顧誠因的姑爺爺林邵。
當初分家後,林邵便去了齊州為官,一開始還偶有書信,後來娶妻,便幾乎斷了往來。
還記得那顧家的小郎當初投奔而來時,與他道:「曾聽姑爺爺說過,他的兄長林郁,是他最為敬重之人,心胸寬廣,德高望重,在他臨去世前,曾當著孫輩的面說過,他還想見兄長一面,就向兒時那樣,向他的兄長討教學問。」
當初張氏想派人將顧家小郎送走,林郁卻在聽完這段話後,心中動容。
他與庶弟關係平平,可到底同根而出,想起年幼時的種種,多少有些唏噓,這顧家的孩子,他便認了下來。
想到這些,林郁揮了揮手,差人去將那孩子叫來。
那孩子前些年是在官學讀書,不似林海這樣專門請來先生在府中聽課,想來資質應當不及林海。
林郁原本沒抱希望,只是想到許久未見,多少提點一二,讓那孩子不要誤入歧途,卻沒想顧誠因在他如此錚錚的氣場下,從容不迫,對答如流,非但要比林海強,甚至還將他甩在了身後。
門閥世家的子弟,可以在春闈前互相公薦,公薦後的子弟不用參加解試,可直接參加春闈。
想被公薦的子弟需要呈上自己的詩文,交由門閥各家家主,根據德行與才華,最終確定公薦人選,為了不落人口舌,以示公平,每年也會從寒門學子中挑選一兩位,口碑文采尚佳,卻壓不過門閥子弟的人,一併入選。
林郁本已經私下裡與盧寧兩家通過氣,下次春闈前的公薦,三家互相推舉,只那盧家的根基差,他和寧家都不想推舉盧家的,若林家寧家互相推舉,又怕盧家多想。
林郁正在為這個事情發愁,如今看到顧誠因,他便有了主意。
他收了顧誠因的文章,差人送去了寧家。
若寧家不止推舉盧家,且再將顧誠因推舉而出,自不會有損口碑,顧誠因這樣的文采,再在宋先生的教授下,下屆春闈不會給寧家丟人。
到時盧家推舉林海,他來推舉寧三郎,如此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