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33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正因為確實明白了個人能力有限、群眾才是英雄的道理,所以貞觀天子很有些不怕人說話、只怕人不說話的急切、迫切與熱切。

貞觀五年(631)他說:&ldo;治國與養病無異也。病人覺愈,彌須將護,若有觸犯,必至殞命。治國亦然。天下稍安,必須兢慎,若便驕逸,必至喪敗。今天下安危,系之於朕,故日慎一日,雖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於卿輩,既義均一體,宜協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極言無隱。儻君臣相疑,不能備盡肝膈,實為國之大害也。&rdo;

貞觀六年(632)又道:&ldo;看古之帝王,有興有衰,猶朝之有暮,皆為蔽其耳目,不知時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諂者日進,既不見過,所以至於滅亡。朕既在九重,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rdo;

這段話是和魏徵說的。魏徵對曰:&ldo;自古失國之主,皆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所以不能長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內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臨深履薄,國家歷數,自然靈長。臣又聞古語云:&l;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r;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rdo;

魏徵此人值得多說兩句。被用來作為本節標題的那八個字最早就是出自魏徵之口,時間也早在貞觀二年(628)正月。

那一次貞觀天子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什麼叫明君、暗君?

魏徵的回答就是那八個字:&ldo;兼聽則明,偏信則暗。&rdo;

一直到現在,魏徵作為一個著名的正直敢言的忠諫之臣的名聲依然頗為響亮。和他同樣有名甚至比他還要有名的,還有一個大明王朝的海瑞海剛峰。

由於充當了所謂的&ldo;文化大革命&rdo;的導火索,海瑞罷官、海瑞罵皇帝在當代中國曾經是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與此有關的許多人最後都死於非命;而當年準備好棺材開罵、當即就被皇帝打入死牢的海瑞後來卻復職升官,最後安享天年壽終正寢。

他的一夜成名和最後的結局都與皇帝有擺脫不了的干係。

同樣的,魏徵的名垂青史也與貞觀天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他成全了貞觀天子李世民。

貞觀天子李世民也成全了他。

君臣相處的十七年裡,魏徵始終以直諫著稱,而李世民儘管有過牢騷、有過不快,有過要殺了這個鄉巴佬的念頭,但總算還是有始有終相得益彰。

我們曾經有過一段相當漫長的皇權就是一切、皇權高於一切的時代。在那個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時代,據說是天子象徵的張牙舞爪的龍成了整個國家的圖騰性標誌。皇帝穿龍袍、坐龍椅,生氣也叫龍顏大怒。據說,龍喉下&ldo;有逆鱗徑尺,人有攖之,則必殺人&rdo;。貞觀時代,敢犯龍鱗的何止一個魏徵?總不能說那時的人都瘋了,都敢拿腦袋不當腦袋吧?還是魏徵自己把話說破了:&ldo;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rdo;

魏徵因病於貞觀十七年(643)正月去世,貞觀天子致了一篇不是悼詞的悼詞:&ldo;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rdo;

為了號召向直言無隱、積極進諫的魏徵學習,貞觀天子還作了一首詩‐‐

勁條逢霜摧美質,

台星失位夭良臣。

惟當掩泣雲台上,

空對余形無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錦袍 不如纵情 剑修女皇又逆天 穿到古代开川菜馆 阳光很暖你很远 西游之从加入诸天聊天群开始 夜雨闻铃0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