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念先皇为本书院题额三十年,本人受戚山长之托,试将全为诸位颂之。”
接着那助教掏出一张纸,摇头晃脑的念道:“皇宋辟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弦诵风布。乃有睢阳先生赠礼部侍郎戚公同,以奋于丘园教育为乐。门弟子由行而进者,自故兵部侍郎许公骧而下,凡若干人。先生之嗣,故都官郎维、枢密直学纶,并纯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祥符,乡人曹氏,请以金三万,建学于先生之庐。学士之子,殿丞舜宾,时私庭,俾干其裕;故太原奉常博士责,时举贤良,始掌其教;故清河职方员外郎吉甫,时以管记,以领其纲。学士画一而上,真宗皇帝为之嘉叹,面可其奏。今端明殿学士,盛公侍郎其记,前参子政事陈公侍郎尧佐题其榜。”
“由是风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梁园,归于鲁堂。辛甫如星,缝掖如云。讲义乎经,咏思乎。经以明道,若太阳之御合焉;以通理,若四时之妙万物焉。诚以日至,义以日精。聚学为海,则河我吞,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然则学之器,天成不一。或醇醇而古,或郁郁于时;或峻于层云,或深于重渊。至于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流家之说者,盖互有人焉。若夫廊朝其器,有忧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人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
“观夫三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宜观名列,以劝方来。登斯缀者,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孜孜仁义,惟日不足。庶几乎刊金石而无愧也。抑又使天下庠序规此而兴,济济群髦,成底于道,则皇家三五之风,步武可到,戚门之光,亦无穷已。他日门人绝德至行,高尚不仕,如睢阳先生者,当又附此焉。”
苏锦古尚算精通,听得出这篇题名记采飞扬,激情澎湃之意,范仲淹不亏是大家,这篇题名记短小精悍,其思想之高迈、意境之深远、语言之精炼等,都跟他后来所写的《岳阳楼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各有千秋。
苏锦独自品味,忽听身边一名学子情不自禁的的击节叫好,转脸看时,原来是一位瘦高身形、二十出头的青年书生。
只见他目光急切,情绪相当的亢奋,口叫好之余,又轻声嗟叹道:“范希不亏当世大家,只不过这番道理当世几人能懂?恐怕天下人除了我王介甫无人听懂你深意了。”
苏锦一惊,王介甫?难道是他?
于是试探性的凑过去小声问道:“这位兄台,恕下无礼,你可是王介甫安石兄么?”
那青年一愣,上下打量苏锦一番,眼神迷惑的的道:“这位兄台,你我曾相识么?”
苏锦心情一阵激动,果然是他,果然是王安石,原来他也这里。
第一二五章救人于水火
时间:2012-08-22
台上助教的话语还未结束,苏锦不好喧哗过甚,只得压抑心激动,正待说话,却见王安石竖指于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容后与兄台共叙,此刻不宜多言,被曹讲授盯上了可是大麻烦。”
苏锦伸伸舌头,忙闭口不言,转头去看台上。
台上那助教又唠唠叨叨一大堆,说了些勉励之语和注意事项,这才道:“今年进学子一七十三名,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堂,名单张于明伦堂前公告栏上,请诸位自行观看,寓所安置由书院维持会统一安排,作息课表亦将于午后统一放,今日乃是进学典礼,明日便是正式讲学,望诸君珍惜时光,奋努力,明年秋闱金榜题名。”
漫长的典礼结束,当曹敏宣布结束之时,台下两三名学子顿时作鸟兽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