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84章 下乡采风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县文化局下乡采风,找到杨柳坪镇办公室,温文林忙着镇里的民主评议会,答应晚上会亲自作陪,白天参观的项目就由龚伟民安排。文化局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探访古村落,而古村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杨村、下杨村,因为这里交通不便,还保留不少古风。

文化局的几人,沿途拍了不少照片,在大樟树底下听村民们讲了三八水库、太子岭的故事。有人对村民家的一些老物件挺感兴趣,也当做照片的素材。村里还有个礼堂,礼堂已经倒塌得不成样子,可是累成石墩形状的石鼓,被青苔覆盖后,倒显得古意斑斓。

这石墩形的石鼓挺有意思的,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是分别雕刻出来的,每层的动物和花卉都不同。因为礼堂的破败,礼堂的大门都让村民取回自家当案板用,只是这石鼓太过笨重,才能一直保留在这里。

从礼堂正面残留的正门框看去,能猜想出这礼堂的规模有够大的,礼堂正门框上的石额还保留着,上书四个大字‘出将入相’已不甚清晰,两边的山墙上还保留着六扇镂空的石窗户。

“礼堂是用山石垒起来的,年久失修后,村里的猪圈、羊圈,有些村民家里的房子都用的是礼堂的石料。”杨有才向大家解释道。

“杨村长,看这礼堂制式,不像是我们现在村里建的礼堂呀!是民居改的嘛?”文化局一个中年妇女主动问道。

“是民居改的,主厢房已经被烧了,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这所房子当年的戏台。”

“光戏台就这么大?”中年妇女不由得惊叹道,这个戏台所在的面积不下两百个平方,里面堆积着村民们存放在这里的木料、稻草,角落里还有不少的牛羊粪,应该有村民把家里的牛羊也拴在这里。“能建这所房子的应该是个大官吧?”

杨有才点点头,“据说是清朝的一个运粮使,老一辈的人都这么说,几品官就不知道了,他的坟还在三界岭靠近太子岭那边。”

“一个运粮使建了这么大的房子?”

“也不是运粮使建的,是他的遗孀建的,他寡居的夫人在他死后回乡,在村里建了这栋房子。”

听着杨有才的讲解,文化局的几人仔细观察着屋内的陈设,那在夯土上建造的歇山顶山墙剥落下不少泥沙,露出里面黑灰色的条石,一些木制的门窗已经不见踪影,门额上的石门槽子还保留在那里。

“杨村长,这戏台当年唱的是采茶戏嘛?”

“应该是吧!我也不知道。”杨有才模棱两可地答道,当年唱的是什么戏他咋知道,他又没出生在清朝,“以前老一辈人做大寿的时候,还会请采茶戏班子到村里来唱戏,有钱没钱都会请,区别在于请的时间长短,短的一天,长的三天三夜。”

“这房子是在什么时候烧掉的?”

“破四旧的时候,那个时候搞运动搞得厉害,这房子主厢房里那片带花的吊顶全敲下来烧掉了。”杨有才不知道那屋顶上的刻划花叫什么?想着村里好多人在城里工地上搞装修,管这个叫吊顶,也就叫了吊顶。

“你说的是藻井吧?”

“你说的什么井我不知道,反正是木头上刻的花,挂在屋顶上,屋顶下面还有个天井,天井暗沟四通八达,十几年前,我们村还有人在天井里抓到过甲鱼。”杨有才带着几人走出礼堂,到了他说的大概天井的地方。

这曾经属于老房子一部分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瓦砾,杨有才所说的天井已经被泥土给掩埋了,只露出天井中巨大条石的一角。有个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就用手去拨开条石上的泥土,可以看出这条石也有勾勒线条,束腰处还有一些花纹。其他几个工作人员则在边上拍照。

大礼堂剩下的东西不多,显然这点东西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杨村长,你说的那个运粮使的坟在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后手 反派:夫人你也不想公司破产吧! 于是和爱豆恋爱了 这软饭我吃定了 灵气复苏:开局强吻裂口女 南海之梦 后妈一身反骨,在娃综给人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