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八十二章 制度漏洞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赈灾呢,无非在考验官员是否作为的问题,看他们是不是心口如一,是不是心无杂念,身体力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而朝觐考课,是切实关乎官吏利益的事。人非圣贤,涉及生死攸关、富贵荣华,谁又能真正看得开?

那什么是“朝觐考课”呢?

这是皇帝勒定的一种考察地方官吏的制度。最初是每年年末,各地的封疆大吏都找进京,接受吏部、都察院的考核。

洪武十八年时,则该为三年一朝觐。吏部、都察院会将考场的结果分成三等:称职、平常、不称。

别以为,分完就没事了。更让官吏们挂不住脸的还在后面-例如朝觐的宴赏制度。

凡是称职者赐坐而宴,平常者站立而宴,不称者则在宴会厅门外站立,看着别人吃,对于不称职者,耻辱仅仅是开始。

觐宴后,吏部会根据上谕及定制,颁布处分。轻则勒令致仕,且不在享受朝廷供给的俸禄、粮米,自谋生路。重则以身家性命相抵,不仅要处死个人,全家还要充军,财产抄没。

是以,对于官员来说,天灾也好、人祸也罢,都没有朝觐考课重要,毕竟关系他们身家性命的事。

朱雄英皱着眉头问道:“照你的所说,此事与张贞、陈蠡,脱不了关系了?”

洪武十八年,皇帝命致仕水军左卫镇抚张贞,为湖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处州卫所镇抚陈蠡,为右布政使。

他们都是追随皇帝多年的老将了,且在湖广任上多年,出了这样的事,都察院发个行文,让湖广布政司派员查察也就是了。

可奇怪的很,张贞、陈蠡却回文称,此事系清缴积欠产生的纠葛,常德府、龙阳县也是有苦难言。完不成赋税,那考课之年也就没法过了。

凌汉当然不可能听两位布政使一面之词,他一边派人到常德府调查,一边亲自去户部调档。

根据户部所载:洪武九年,龙阳县编户二十九里,也就是三千一百九十户。就算按每户十口来算,也不过三万余人。前元时,元廷规定的赋税总额是三万七千石,平均每人要交一石。

大明建国之后,其赋税额为明廷所因循。而为了保证赋税正常收益,朝廷颁行“以当上指”之策。也就是说,赋税是考核官员的重点。

完不成轻则罢官,重则性命不保,所以地方官上任后,都是以催科都首务,对不交赋税的百姓,加以惩处。所以,张、陈两位布政使在行文中所说的,有一定的可信度。

户部官档可查,至洪武二十四年,龙阳县累计拖欠的田赋,就已经高达十万石,举县可谓债台高筑。

青文胜三封奏疏中,除了力陈常德府、龙阳县,催科害民,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卖儿卖女以交赋税外,就是请朝廷减免税赋。

“是,在没有其他苛捐杂税的基础上,按照每年每人一石征收,赋税不高。但将历年积欠平摊进去,就显得有些强人所难了。”

“一手握着王法,另一只握着账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对上对下,他们都有正当理由搪塞过去。”

说这话的时候,凌汉还瞧了一眼太孙的脸色。这催科可是朝廷允许的,尺度大小,也全由地方官吏自行其事。

都察院的御史到湖广后,两位布政使也是抱委屈,区区典史,未入流的小吏,没有府、县两级的文书,别说面君了,就算是布政使衙门也进不去。

而地方清缴积欠,争取一个定量的额度,是地方官的要务。争税就要有冲突,就要有人反对。如果,人人都不交税,那他们如何对朝廷的交待呢,如何保全自身的性命呢?

听到这,朱雄英敲了敲案子,冷冷言道:“所以,他们就对百姓施加高压,打的打、关的关,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只能远走他乡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在芙莉莲世界永生那些年为所欲为 大秦:传道百倍返还 兽妃:三寸小狂妻 糜汉 跃马大明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为了重生 穿越异界赚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