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三十七章 救国救民之路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宗泽来到永安县时是他出发的第四日午时,走的时候既没有找人辞行,也没有人送行。一日百余里,星夜兼程用时三日半抵达永安县城。

当时王厚派去到宗泽老家浙东路寻人的心腹都还尚未归来。

县衙的衙役在验证过朝廷的任命文书后忙把新任知县请进县衙,当然同时也去大堂通知代理知县“雍王”。

当时的赵煦正与苏轼等商议是否用充公的王氏和业朶寺的粮食作为实施青苗法的本钱。

这几日他带王厚、周启深入乡里,发现来年开春怕是有三成左右的农户春耕的种子是不充足的,甚至有少数的一部分人丧失土地,连糊口的口粮都不够的。

而这次没收的陈粮和新粮加一起足有七八千石,可谓是大粮仓了。

本来如此数额巨大的官产,州府或者朝廷都是要过问一下的,但谁让处理此事的是官家本人呢!太皇太后没说话宰执们没说话,河南府那边听闻朝廷已经委任了新的权知县事,也不想掺和皇家的事,最后等粮食和土地统计清楚,就全归永安县内自家处置了。

苏轼见过青苗法的利与弊,对这件事一开始是不支持不反对。不支持的理由有与民争利,由朝廷直接参与做买卖,他总觉得不符合法统。

这方面他自然是与官家早就辩论过的,但是没办法,要想改变时代赋予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固有观念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但他也并没有反对,因为他也见过青苗法施行得当的地区,确实可以让朝廷和地方官府都积累足够的钱粮,一旦地方出现灾荒,甚至都不需要朝廷拨粮,地方粮仓都足以应对。

宗泽这种刚正不阿的士子上任,应该是可以很好的施行的。

苏学士这时只是把自己在各地为官时见到施行现状如实的转述给赵煦,以供参考,实施与否、如何推行,就让他一言决之了。

衙役来禀告宗泽到任时,苏轼刚把那些情况讲讲的七七八八,所谓官民两利、地方动荡的情况那都是有发生的。

赵煦听闻宗泽居然这么快到任,忙让人把他请进来。

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宗泽时年三十二岁,而赵煦不满十七。宗泽相貌堂堂,颇为豪气,赵煦亦是气宇轩昂,英气挺挺。

宗泽微一打量眼前的少年人立刻就确定了心中的想法,这人必是天子无疑。

他立刻拱手下揖行礼,“宗泽见过……殿下。”

只是这一停顿,众人基本都知道宗泽晓得眼前人不是雍王而是官家了。

赵煦与苏轼等人对望一眼,不由哈哈笑道:“宗知县,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果然独具慧眼。”

宗泽忙口称不敢,又与苏轼等人一一拱手行礼。

“宗知县你来的正好,我们刚才正在讨论是否要在永安县施行青苗法,你既是本地主官,你来坐主位,我们一同来探究一下如何?”

赵煦并不知晓真实的历史上宗泽在日后是朝廷为数不多可以依赖的国家柱石。

但这并不妨碍赵煦此时立刻就让只有一面之缘的,自己推荐的地方主官接手自己代理的职务。这便是用人不疑了。

宗泽既然知晓眼前人非是雍王而是天子,便一再推让。可赵煦直接拉着他将他摁在县衙大堂的主位上,只是让周启给自己找了个板凳坐在堂下。

青苗法最初在浙东路施行的时候,宗泽已经是少年人,那时候他目睹耳闻了大宋吏治腐败和外敌频仍,可朝野自庆历新政要整改吏治后,居然再无人提及。

所以,少年时的宗泽就不认为熙宁变法可以救国救民。

为了探寻这条道路,他毅然离家四处求学,历时十余年之久,到过的地方有数十处之多。可谓是做到了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研读“古人典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御妖开局炼化扶桑木 噬天圣尊 异世魔兽 穿梭诸天从神庙逃亡开始具现化 贪财夫郎要追妻 重生华娱之2003 觅形探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