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四节心驰神往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了户口迁移证。

这一回,他吸取了教训,把迁移证死死抓在手里,再也不交出去了。他想:户籍不在你队干部手里,就拿我没得整,无论漂到哪里都只由得我了。

青光兴是一个很幽默、很有讽刺才能的人,把一件本来令人十分气愤的事,说得严肃的黄春江放声笑了。问道:

“甘长礼的出湖证从哪里来的呢?”

青光兴介绍说:

“还不是去年他属第一队的时候,我给他开具的。”

黄春江质疑:

“证明上明明是1962年嘛。”

青光兴哈哈一笑道:

“‘1’改个‘2’,好便当呀!”

黄春江恍然大悟:

“哦,证明上所写的第三队也就那么便当了一下,把个‘一’改成了个‘三’字,‘中渔’前添了个‘下’字。”

青光兴说:

“你讲的太对了。没有一点错。”

黄春江哈哈大笑。

太阳落水了。

明月在深邃的天幕上露了脸,稀稀落落的星星在快乐地眨着眼睛。

黄春江辞别了青光兴,踏上轻舟,驾到了激浪飞溅的澧水主航道上,他的心情宛如这激浪飞溅的江流,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

这淡水渔民,一家一户常年住在一两条船上,一户一船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尽管名义上生产资料属渔民集体所有,而实际上是个体生产。要不然,它为什么老是不能同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呢?农业和手工业的集体生产,已经打破了一家一户的界限,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淡水渔业名为集体,实则单干,生产力停滞不前。一个热爱社会主义的渔民,能够在这种情形面前无动于衷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能够容忍这种情形延续下去吗?

一个浪股子打来,船身一晃,发出强烈的激荡的声响。

然而,黄春江仿佛没有觉察到。只因他起伏不平的心潮,发出的激荡的声响,比这更加强烈。

这时候,他的轻舟已经来到西洞庭湖垦殖区西湖大垸的柳林嘴进水闸前。

为抄近路,他扛起小五斗渔船,翻过闸门,来到西湖大垸的阳武口。

呈现在他面前的西湖大垸,地处沅澧两水尾闾,因在洞庭湖之西,故名西湖垸。

垸内湖港交错,一条宽阔的内江,原本联结沅澧两水,1954年特大洪灾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采取合流堵口的办法,合修大垸,治理西洞庭湖,内江东端与沅澧两水相连的阳武口,内江西端与沅水相连的龙打月,内江南端与沅水相连的坡头等11处堵口筑堤,建起了进水闸。

一条60290米的大堤环绕四周,守护着20多万人口,27万多亩耕地的安全,达到了“蓄洪保安全,不蓄洪保丰收”的目标。

此时,黄春江把小五斗渔船放进内江,跨入艄舱,荡起双桨,朝着龙打月方向驾去,来一次从东向西对西湖大垸的快速跨越。

内江平静的江面上,倒映着交辉的星月和白絮似的流云,构成一幅壮丽的风景画。祖国的锦绣山河映入他的眼帘,使他的心胸异常开阔,他深深感觉到驾着轻舟,在亲爱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美好江河上航行,身心格外轻松愉快。

他松开双桨,侧起身子,用双手捧起江水咕嘟咕嘟地喝着。

这碧澄的江水多美多甜呀!娇美壮丽的山河会引得诗人们抒发革命的激情,会激励英雄树立改造山河的雄心。黄春江出神地望着碧澄的江水,久久地静静地站在船艄,任凭轻舟在江心荡行。

他在心里发问:这又深又清又甜的江水啊,你为什么这样吝啬,不向飞速前进的祖国,更多地贡献鲜鱼呢?这样大好的清波碧水,何止这西湖大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万人迷反派逆袭计划[快穿] 我虽然病弱,但真的是救世主 吃瓜群众的影帝之路 生而陌路 疯批帝女归来,成就第一御兽师 看那夕陽gl 明骑